3)第183章 死脑筋(求订阅)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拿了根五十公分左右的棍子,以在武校学的刀剑,抽打挂在南墙树下的一个沙袋。

  跟着吕冬抓过几次不讲规矩的人,他看明白一件事,空手的打不过有武器的。

  与乔克力住同一间屋的那个叫老秦的车匪路霸头子,同样身强力壮,却连吕冬一招都接不住,还不是先中了吕冬的暗器?

  用老杜的话说,生物暗器也是武器。

  晨练结束,吃过早饭,乔卫国拿上海报和浆糊,骑着小嘉陵进县城,直接去劳务市场。

  店里装修进行了大半,需要招聘人手,吕冬跟他说过,招聘的人手分两种,一种是长期的固定工,比如收银员和厨房里的人,另一种是各个学校愿意打零工的学生。

  据说能降低……乔卫国想了半天,才想起吕冬说的那个词,人工成本。

  来到劳务市场,因为时间比较早,劳务市场上人非常多,少说得有上百口子人。

  好像县城找临时工作的人不少。

  乔卫国看不少人愁眉不展,好像城里面的人,过得也不容易。

  招谁不用他管,他也不擅长这个。

  乔卫国下车,找个招工启示栏,刷浆糊贴招工广告。

  接着,骑上车去前面,树上和电线杆子上面同样也贴几张。

  崭新的招工启事贴上去,立即有人围上来看,但看过之后大部人都摇头走开,因为他们条件不合适,上面写着只招收18岁到23岁的人。

  不少四五十岁的人唉声叹气:人年纪大了,想找个好活都难。

  他们一辈子都待在同一个厂子里,往往只会干一两样活,干了二三十年的厂子,说垮就垮了。

  从厂子里出来,总感觉这社会真陌生,睁着眼也是一抹黑,上哪再去找收入稳定又能干到老的工作?

  倒是也有私有企业招人,但他们去了各种不适应,福利待遇与干的活根本不成正比。

  还有,很多技术含量不算高的企业,宁愿招没经验的年轻人培养,也不愿意用他们这些熟练工。

  这社会,越来越叫人看不懂了。

  乔卫国贴完招工海报,也不多待,骑上车出县城,赶往大学城,虽然半上午过去就行,但提前到,还能给店里装修啥的帮帮忙。

  不止是1号铺,黑蛋那边的饰品店也在装修,会在麻辣烫店之前就开业。

  …………

  大学城,中心路口往北不远处,趁着上午上课之前有时间,宋娜从学校赶过来,开门上到二楼。

  她父母昨晚住在二楼,没回村里,因为二楼摆满刚进过来的一批货,老人不放心货没人看。

  俩人正在收拾货,老宋问道:“妮子,货架今天能到?”

  宋娜说道:“我问了,下午就能送过来,我下了课正好,你们别着急,咱不差这一天两天。”

  她母亲姚慧说道:“能不急?投了这么些钱进去,老是看不见钱回来,我这心里慌。”

  宋娜宽母亲心:“妈,这钱咱能挣回来。”

  姚慧在家里没多少话语权,老宋同意闺女开店,她反对没用,说道:“妮子,你定了不少货柜,要不要打个电话回村,喊几个人过来帮忙搬东西。”

  “不用。”宋娜说道:“我有不少朋友,他们到时都会过来帮忙。”

  姚慧问道:“上次来的那些男的?”

  宋娜点点头:“就他们,我跟他们合作投资,在南边还开了个店。”她笑着说道:“爸,你和我妈看着就行,我们动手一会就完事。”

  她爸腰不好,腰椎间盘突出;她妈腿不太好,膝盖有积液。

  全是这些年在山地上上下下干活落的毛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