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品学兼优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思说稳定?他掩盖失望:“我知道了。”

  计划还没开始,就要夭折。

  吕冬能看出杨烈文有想法,但具体猜不到,保持沉默。

  领导面前,少说少错。

  杨烈文结束这场谈话:“表彰会时间确定,我会通知老吕,最近别去外地。”

  吕冬出门,汇合吕振林,去骑自行车。

  杨烈文给宣传口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对方很快到了他的办公室。

  “这就比较麻烦了,在咱县里还好说。”负责人皱眉说道:“一旦出了县里,很可能会上大报,他高三毕业生的身份瞒不过人,这成绩没法交待。”

  “学生嘛,品学兼优最基本,品行很重要,学习成绩一样重要,学习成绩太差,社会上咋看?咱们不能不顾及。”

  这话得到杨烈文认可:“看他高考成绩再说。”

  骑上自行车,出了镇府大门,吕振林带着吕冬来到建筑三公司的大院子,同样熟门熟路,进了一间平房办公室。

  “三哥,你咋来了?”迎上来个年纪比吕振林小七八岁的中年人。

  吕振林把卷起来的锦旗递过去:“老五,咱哥俩不来虚的,敲锣打鼓在县里影响不好,你收起来叫人挂上。”

  吕振飞接过锦旗放桌子上:“三哥,你笑话我不是?我哪里的?能忘了根?”

  有些人离开农村,就真的离开了,再也不想回去。

  同样,也有人无论走到哪里,做些什么,都认为家乡才是归属地。

  哪怕死了,也要落叶归根。

  “冬子也来了。”吕振飞经常回去,认识吕冬:“几个月没见,又长了。”

  吕冬叫人:“五爷爷。”

  “坐!”吕振飞招呼吕振林和吕冬,拿茶杯冲茶。

  吕冬赶紧接过来,两位都爷爷辈的,这种活自然要他这个小辈动手。

  吕振飞看吕冬一眼:“懂事了。”

  吕振林说道:“谁说不是。吕春和吕夏两个混小子,也都是十七八才懂事,这兄弟仨……”

  他又说了县里准备表彰的事,吕振飞也有所耳闻,夸奖了吕冬几句。

  吕冬大多数时间都在听,长辈偶尔问,才会插话。

  时间过的很快,吕振林没有多待,半下午就跟吕冬出了县城往回走。

  来到刘家湾路口,一辆三轮自行车迎面而来。

  车子锈迹斑斑,不大的车斗里堆着三袋子尿素,骑在车上的大女孩弯腰用力蹬,后面的小女孩往前推。

  吕冬看了眼,对吕振林说道:“有同学,我说句话。”

  吕振林停下自行车,吕冬下车,主动对三轮车那边打招呼:“招娣!”

  听到吕冬的问话,前面的大女孩停车,直起腰。

  她不长的头发在脑后绑成一个小辫,有一张瓜子脸和立体的五官,但正处于人生战痘最为激烈的阶段,额头脸颊长出一个又一个红疙瘩,有些连成片,其中几个含苞待放,红中泛白。

  另外,露出半截袖的胳膊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