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4章 古人拉动今人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城去洛庄路口,那边已经变成了大工地。

  不光市里,连省里都派人下来了,因为第一个殉葬坑出土的文物,就震动了全省考古界。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范教授和带队的另一位专家,在一大堆金饼出土之后,领着人加班加点的工作,顺利清理荒土丘下埋葬的几个殉葬坑,不仅仅发现了金银青铜器皿,还发现数枚封泥。

  这些封泥上大多刻着吕大官印、吕大官承、吕内史印、吕大行印的字样,以范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推测,墓地肯定跟汉代吕国有关系。

  吕冬听马明所说,根据史书记载,汉代被封的吕国只有一个,建于公元前187年。

  范教授等专家初步断定,墓主人应该是吕后的亲侄子、吕国国王吕台。

  到底是不是,还不能确定,但就现有的发现,足以引起无数历史界专家学者浓厚的兴趣。

  不要小看专家们的力量,哪怕是考古这个行当。

  尤其经过勘查,这个墓葬单单殉葬坑可能就有30个以上,占地几十亩,洛庄北边耕地几乎全部囊括在内。

  想想当年的郭沫若开皇陵,就可以知道专家学者们的热情有多高涨。

  青照的领导们也很重视,包括一把手在内多套班子的领导,都去现场做过调研。

  要是真的有所发现,青照的名字无疑能传遍全国。

  如果能出土些了不起的文物,说不定古人能拉动今人的社会经济发展。

  这也不算啥稀罕事,现成的例子比比皆是。

  来到洛庄路口,这边地上正在设立围挡,几百亩地都要圈起来,上面补偿很快就会到位,几十人的队伍正在里面忙忙碌碌。

  吕冬下了车,拿出范教授给他开的条子,顺利进入围挡里面。

  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吕冬在一个帐篷里,找到了马明和范教授。

  “来了!”范教授主动跟吕冬打招呼,现在是越看吕冬越顺眼:“吕冬,吃了没?”

  吕冬说道:“吃完过来的。”

  马明给他搬了个马扎过来:“坐,条件一般,将就会。”

  吕冬坐下,见到马明和范教授兴致极高,好奇问道:“今天又有新发展?”

  范教授点点头:“今天大致确定了主墓室的位置,按照我们对墓主人的推测,主墓室内可能会有金缕玉衣和黄肠题凑……”

  金缕玉衣吕冬听说过,大体上也知道咋回事,黄肠题凑就搞不懂了。

  但他也没问,这些专业性的东西,问了也没啥用。

  有老师在这里,马明倒是不大说话。

  因为发现这个地方,跟吕冬有直接关系,范教授也多说两句:“多年得经验告诉我,这次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

  马明生怕吕冬听不懂,解释一句:“已经发现的物品,足以证明这座墓葬的高规格。”

  吕冬最好奇的是另一个是:“不会真是吕后的侄子吧?”

  小时候听过不少评书,汉初一些名人,吕冬多少知道点,吕后的名字堪称如雷贯耳,比如传说吕后干掉韩信等等。

  真要是吕后的侄子,那也算是一位历史名人了。

  洛庄汉墓已然被发现,吕冬这些天里,前后思量过不少,这时问道:“教授,如果这里能出土震惊全国的文物,或者有其他重大发现,是不是能建造博物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