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换代_太平客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理成章地担天官吏部尚书和地官户部尚书,再就是秦襄以大将军之尊担任兵部尚书,景修担任刑部尚书。内阁的阁员也是由六部尚书充任,以赵政为首辅,以秦道远为次辅。又任命胡良为辽东总督,主掌辽东三州军政大权。

  其余如大理寺、通政使司、都察院、太仆寺、苑马寺、青鸾卫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光禄寺、鸿胪寺、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尚宝司、太常寺以及六部侍郎等堂官的具体任命,再由内阁商议决定。

  除此之外,秦清还宣布宦官不得干政,以司礼监为首的二十四衙门回归其本来职能。至于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杨吕,秦清打算物尽其用,使其掌管青鸾卫都督府。

  大体而言,秦清打算继承大魏朝廷的制度,不过要在细节上略作修改,比如将原本只是暂时职务的总督、巡抚、总兵官常态化,成为拥有明确品级的正式官职,同时延续张肃卿的改革,废黜藩王镇守地方的制度,给予亲王参政的权力,以宗室和武官代替宦官来压制、平衡文官势力,甚至秦清还有意彻底废黜宦官制度,缩减宫廷规模,他自己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女儿,实不知要这么多的宦官有什么用,只是如今局势未定,各种事情千头万绪,还顾不上这些细枝末节,只能留待以后。

  秦清接见了这些魏廷降臣之后,接下来的几天便是辽东老人轮番觐见秦清,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件事而来。

  如今大魏皇帝徐翊厚已经被废黜,国不可一日无主,那么就该有一位新君。

  毫无疑问,秦清就是新君,这又牵扯到了定国号,册封太子等等大事。

  古来国号,除了少数例外,多是以受封的地名为国号,秦清以辽东起家,世人也都说辽东大军如何如何,于是就有人提议国号为“辽”,是为大辽。秦清否决了这个提议,因为辽东三州是为幽州、奉州、辽州,辽州与金帐接壤,幽州靠近关内,奉州位于两州之间,虽然被统称为辽东,但是秦家的根基却在幽州。

  正所谓幽燕之地,当年慕容氏在龙城起兵,以“燕”为国号,于是又有人提出以“幽”为国号,秦清允之。

  如此,新朝正式定下国号,是为大幽。

  至于皇后、太子,秦清决定一切从简,立白绣裳为皇后,暂定三弟秦道方为皇太弟。

  盖因秦道远与秦清年岁相差无多,已是知天命之人,说不定要比秦清先走一步,而秦道方不过不惑之年,最为年轻。

  消息一出,秦道方坚辞不受,亲自赶赴玉青园,面见秦清,痛陈利害。一则是他膝下无子,日后无人继承,二则是兄长秦道远在前,长幼有序,万没有越过兄长立他为皇太弟的道理,有伤兄弟情分。

  秦清无法,只好决定改立秦素为皇太女,有明空女帝的先例在前,儒家之人已经无力出声在后,再加上秦素不仅仅是秦清的女儿,还是李玄都的夫人,一时间竟是无人敢于出声反对。

  秦素不由叫苦,不想做什么皇太女,不过被李玄都劝住。

  李玄都并不反对秦素担任皇太女,因为秦清在人间还有四十多年的光阴,这其中的变数太多,秦清会再有一个儿子也说不定,秦素可能只是用以过渡,毕竟现在的秦素不是“天下棋局”中的秦素,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秦素最后还是会回归道门这边。

  ……

  六月初九,秦清离开玉青园,进入帝京皇城,次日在帝京城外南郊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幽”,建元太平,改“载”为“年”,册封白绣裳为皇后,立秦素为皇太女。

  太平元年,六月十二,秦清颁布《谕中原檄》,以兵部尚书秦襄为大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南下中州、芦州、楚州、荆州。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