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三节:取景_我不是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为中国影视基地的良渡市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城都是影视基地,而是像很多城镇一样,它也是拥有商业街、居民区等区域的,从这点来看它和国其他的一些城镇并没有什么两样。真正让良渡区别于其他城镇的,在于良渡市西边的良渡影视基地。

  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为了配合当时的大导演汤金勇拍摄历史影片《七国志》,这块荒地上动工兴建了第一座影视基地——华夏化园景区——这就是良渡影视基地的起源。

  自那之后,又有多位大导演在附近兴建影视基地,羊城街景区、梦幻谷景区等多个经典景区相继落成,而随着景别的愈加丰富,这里对于影视人员的吸引力多,来这里拍摄、动工的人也多,反过来对于影视人员的吸引力也更加大,就像是滚雪球效应一样。

  当然,良渡市政府也没有闲着,在这面还是出了很大力气的:政策上,他们在上世纪的时候拿出了“景区拍摄零费用的”优惠条件,城市规划上,他们在国率先提出了打造旅游城市的口号,这一切的一切都将良渡往前更加推进了一把。

  国家层面上也很是认同良渡市的发展策略,这从沈欢眼前的西上就可见一斑了。

  “中国农民旅游城”

  这是沈欢前的那座牌楼顶上挂着的大横匾上写着的字,右下角还有落款。

  这玩意是上世纪的一位国家旅游局局长题的字,有很强烈的年代风格——在现在这个年代,大概是没有人会题什么“农民旅游城”这样的词了。

  沈欢现在正坐在一辆带篷的电瓶旅游车上,车上加上司机共有五个人,很快就驶过这个牌楼,向里面驶去,在一片片景区中穿梭,经常性地看到有剧组在拍摄,但是也没有靠近,只是在这巨大的影视城中穿梭,向着目的地行去。

  “……从资控制上来,我认为在良渡拍摄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大大降低成,”

  在电瓶游览车行驶的时候,沈欢的身边还有一个声音不断传来。

  那是秦牧阳,这个瞧着跟老农一样、和那块牌匾相得益彰的执行制片正坐在沈欢身边,对他絮叨着:“要是再像上次一样另外找地的话,首先,很难找到合适的民国景区,这是一个面,其次,如果我们自己兴建的话,那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秦牧阳是真怕沈欢又要像上次一样,放着良渡不用,另外找地拍摄,而且沈欢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为也让他看着有点不妙,好像是有点这样的势头:拍摄场地秦牧阳其实早就已经看好几个了,前两天也向沈欢提案过去了,让沈欢这个导演过去看一看,定夺一下,但是沈欢总是他忙啊忙的,就是不去,反而让他先忙别的事。

  这在秦牧阳看来,难免就觉得沈欢对于在良渡市拍摄没有兴趣了,连看都懒得去看,找托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