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五章 闹剧般的收场3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险,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家族就会彻底沦丧。

  然而如今看到这么多军队时,他们信心不由大涨,听说小皇帝只派了一万人过来,我们这里浩浩荡荡的,几乎有十万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将他们淹死。此时此刻,看到如此军容,所有参与的人都放下心来,有时间去想点别的事了。

  南直隶总共十几个州府,而能够举兵的,都是当地首屈一指大家族,家中田宅巨万,轻而易举的就能在地方募集许多佃农,集合起来,有十万人那是再轻松不过了。此时明季末期,卫所已经腐朽不堪,整个南国地方,除了守备南京外,其他州县几乎没有什么兵马,如此才让他们轻而易举的举事。

  整个南直隶地界,除了凤阳府有巡抚的抚标守卫皇陵外,就是属南京有点兵马了,然如今在这个魏国公挑头谋反的时候,南京的兵马不仅不是阻碍,反而成了助力。

  世代镇守南国,被视为定海神针的魏国公都反了,还是因为先帝遗旨遗诏的缘由,我们还不跟上么?这才是如今南直隶全走皆反的真正原因。

  军队的行进速度是很慢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道路不休,而且还都是土路,人踏马践的,十分容易坏,更何况李陶还带着大量的火炮,这严重拖慢了他们的行军速度,等跨过了山东,进入淮安府地界,怕是得半个月后了,而想要与敌人接站,估计得要一个月了。

  而讨逆联盟这边也是如此,他们走的也很慢,甚至有时候都还会停下来修整,几天不走。粮草他们是不缺的,不说几百万担的漕粮,光是举事的大族,支应一些就足够大军的消耗了。而为了成功,他们此时也不吝啬,粮草军备是敞开了供应。

  联军慢慢的走着,他们也不急,走慢点还能整合兵马,进行训练。虽然领头的都是书生,但他们也不傻,刚刚征集的佃农怎么能够打仗呢,这也是他们带上魏国公的原因,他的手下都是军中精锐,训练什么的还是搞得来的。

  徐弘基也乐得如此,将自己的人手安插下去,就算最上面的是你们的人,但中层基层却都是我的人,到时候谁控制谁还说不定呢。

  就这样,一群庞大的乌合之众慢慢的训练,慢慢的整合着,也逐渐往北走。

  陕西米脂。

  “小叔,小叔!”一阵叫喊声,响彻了这个枯槁的草原上。第二四五章闹剧般的收场

  “什么事啊,过儿。”一个正抓着杆长矛急速挥舞的少年挺了下来,看着满头大汗跑过来的大侄子,笑呵呵的问道。

  “小叔,征兵……县城有征兵公告,说是皇帝派人来征兵了。”李过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的说道。

  “征兵?还是皇帝派人征兵?”李鸿基眼睛登时一亮,大声问道。

  “是啊,是啊,听说只要去了,就给二两银子的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