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一章 大时代下的小民5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过程,差不多实行了一个多时辰,等到弄完,已经快晌午了。不过,基本的登基完成了,但是后面还有一项程序没有完成,那就是选村长。

  “好了,既然大家都登记完了,那么从今以后也就是大明的子民了,应当尊崇大明皇帝。来,大家跟着我行礼。”说着,儒士跪下,朝着汉城的方向,行三跪九叩之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的佃农一看,也连忙跪下,用发自内心的声音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甚至有些年纪大了些的佃农,想到今后能有五亩地耕种,都激动的留下了眼泪,若是以前就是这样的政策,说不定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死了。

  朝鲜的耕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且由于地处北方,故而只能种一季,而以此时的农耕技术来看,亩产也不过才三百斤到四百斤左右,五亩地一年下来抄不到两千斤,现代的话,一个人的食量小,也就两斤米左右,古代少油和肉,多吃点也不过三斤,一年下来也才千斤左右的样子,这样产出还能剩下不少。

  而且,现在的土地政策是有了人头就分地,不会少了某个人的土地,哪怕他是个婴儿。如此一来,只要这个政策实行下去,农村基本上是不会有饿死人的情况了,当然,天灾除外。

  也怪不得这些年纪大些的佃农心生激动乃至哭泣了,这是德政啊。就想后世的土改,哪怕曾经是地主家的后代,在讨论起这件事来,也是认为这是必须做的工作,是善政。从没有人诋毁这样的政策。

  而此时朱由校的所做作为也是如此,纵然当时那些地主有着阵痛和不舍,乃至反抗,但这是大政,善政,是必须要进行的。

  大明百姓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只要解决了耕地的问题,那么最基本的稳定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只要不管他做什么,都不需要考虑国内能不能承受的住的问题。反正他不征发劳役,一切以政府财政收入来推动,有钱做,没钱借钱做。

  就像是现代,从来每个哪个政府会有什么民力使用过度的问题,只要政府有钱,什么和不好做。而有这样问题的,都是有着劳役制度,白白使用民间的劳动力。

  “愿陛下的荣光保佑吾等。”

  等到佃农们性情平复,从地上起身后,那位中年道长又笑眯眯的跑出来,念了一句。

  “贫道是小石山上天帝观的观主,宣扬的便是昊天上帝的荣光,也就是当今陛下的荣光,如今各位受到陛下恩泽,不妨多来天帝观走动走动,上上香,听贫道念念经,让陛下的智慧指引尔等前进。”第三五一章大时代下的小民

  道长笑眯眯的说道,不等佃农们有什么反应,他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手上仍然捧着那本原道圣训。

  “去,一定去,到时候好好听道长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