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六二章 归国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二章归国

  送走了崔鸣吉之后,朱由校再次坐会了自己的位置,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忙忙碌碌几个月后,如今已经到了八月份了。各个重点工作的汇总在他脑海里不断的回放着,慢慢的连成一片。

  海军舰队购粮顺利,如今已经运载了三批公三十万担粮食回来,这只是安南南北朝以及占城等地的粮食,还有暹罗真腊等地在慢慢接触运输,这批粮食,能够极大弥补国内粮食的不足。

  更关键的是,运输上少了很多的损耗,可以直接从南方到北方,而到了天津港,从给这里到关外,已经有两三条主要的水泥干道修建成功,四轮马车之下,运输极其的便捷,损耗远远小于以前的人力运输。

  有了这批粮食,以及今后源源不绝的补充,北方的缺乏粮食的局面终于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取消农业税之后最大的弊端也得到了解决。大明一年下来,三四百万两的农业税根本不放在朱由校的眼里,真正让他看重的,还是这成熟的漕粮征收体系。

  取消了农业税就没有漕粮,而这个后面的缺口却是实打实存在的,而有了南洋的粮食补充,加上天宫商号的转运,却是能够弥补上。

  而且,有了海外的粮食支撑后,朱由校也不怕对南方大动干戈了。意外碍于粮食的需求而畏首畏尾,如今却大可不必如此,哪怕闹个天翻地覆他也不在乎。

  三个海关港口的建设也十分的顺利,海关的架子也搭了起来,就连朱由校最不看好的广州海关,也在洪承畴借到兵马后,一番血腥的杀戮下迅速的成立起来,如今他可是用着葡萄牙的小型战舰充当缉私船,天天出海打击走私贸易,让这些走私商们到海关登记交税。

  甚至,他还借着海军舰队的东风,派遣人员到费福港宣传,说大明广州海关这里有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不限量供应,还真的让他拉来了许多的外贸商船。广州海关的局面迅速扭转开来,甚至成了三大海关中贸易量最大的。

  而上海的海关,由于东海三王横行,和马尼拉西班牙商人的商路断绝,暂时没有贸易,故而一直打不开局面。

  不过,本国的贸易在上海确实开展的极其繁茂,北方的各种皮子山货,南方的各种棉布丝绸,让收税的卢象升笑得合不拢嘴。

  在整个大明开启商税的环境下,他是最早完善体系的,也是收税最多的,这样的政绩,在一片黯淡的税收数据下自然极为亮眼。

  不过,其他各县的商税虽然少,但起码各种架子已经搭建起来,目前只是官员对此还不太熟悉,等到远传一段时间后,相信商税能够收上来的。更何况,如今地方财政的钱全都从这商税中出,就算再怎么大的保护势力,也抗不过整个官场的集体意愿。

  就连之前翰林院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