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一零章 军事会议2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扰的无法过冬,冻死饿死,不知其数。

  尽管林丹汗麾下军队没有损失多少,但是亲人惨死的局面,却令他们士气低下,军中怨言四起。

  “陛下,此时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等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孙承宗大声道,“番邦朝贡的粮米正好弥补了后勤部转运粮草的时间,如今只需要陛下军队集结,从张家口出发,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一番说辞,让朱由校十分心动,对于孙承宗的战略判断,他还是十分信任的。说道军事指挥,他或许比不上现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但对于局势的判断,其眼光之准确,还在朱由校之上。

  他自己也就是凭借着历史的前瞻性去盘算的,一如堵截女真八旗在辽西走廊,但征伐蒙古的事情,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故而对于何时出兵,他也是茫然。只是感觉应该在农忙之后。

  “陛下,如今后勤部运转良好,麾下已经有了一只完整的车队,并不需要动用大量的民夫,因而何时出兵并不会影响到农忙,而且,北方的粮站在老臣整顿卫所时,也大概的建立起来,陛下领兵出塞后,可以随时从边墙得到补给,万无一失。”见皇帝有些心动,孙承宗连忙劝说道。

  “北方粮站体系都有所建设?”这倒是令朱由校意外的一个消息,他组建四总部本就是想要专业化,只是一直没有人手,暂时没推行下去,没想到孙承宗却先行展开了。

  “是的,陛下,蒙古乃大明心腹之患,其危害性,犹在海上,不铲除大明日夜难安,故而老臣一路西去时,顺便做了下来。”

  “好,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朱由校大声赞道,这下,他所有的后顾之忧都没了。

  这就是职业军人的好处了,只要后勤和天气能够支持,任何时候都能出兵,而不用考虑到什么耽误农时啊,影响农业收成在之类的,有了这样的体系,大明的军事就灵活多了,少了许多弱点,多出许多的优势。

  “命令!”朱由校大声道。

  哗啦一下,所有人起立立正,椅子被撞开,发出咯吱的响声。

  “孙承宗!”朱由校正声喝道。

  “臣子。”

  “留守京师,主持军务。”

  “臣遵旨。”

  “李捕鱼、李陶、李屠!”一连三个同样的姓氏,让其他人心中颇有些微妙的感觉。

  “末将在。”三人齐声应道。

  “整顿三军,随朕出征。”

  “末将遵命。”

  “戚金!”

  “末将在!”

  ……

  随后,一连串的命令从朱由校口中下达,装备供应,后勤供应,军情刺探,命令传递,整个大都督府体系全部运转开来,为战争做着准备。

  很快,随着大都督府的动作,过完年后,很多京师的百姓就发现,物资突然紧俏了许多,或者说,需求大了很多,盐巴、布匹,甚至是劳力,缺口很大。只是,这次确实大都督府的动作,很多人打探都打探不到。

  这全赖朱由校的要求,他成立大都督府后,此次强调保密的重要性,而总训导部下面,就有一个宪兵司,就是查这些的,因为泄密,已经抓了好几个典型了,而且还都是跟着他从东宫出来的将领。

  如此严要求下,大明的军队终于不在是一张筛子了。

  【作者题外话】:苦逼的盛宴还要去码字,明天非常的忙,没有时间码字,只能今天先存两章。苦啊,今晚又不知道几点睡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