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3 无法形容的星域_科技尽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碰的,太过精密。就跟湍流算法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起码宁孑从没有过动三月核心代码的念头。

  “嗯,然后呢?”

  “喵,比如让我掌握了一种高效到极致的压缩算法,奇点无损压缩法。使用这种压缩算法后,我的核心代码只剩下2.3M,且我的核心程序依然能在压缩情况下运行。对了,飞船内部所有数据我也进行了压缩。现在飞船存储空间利用率仅有0.21%。”

  宁孑愣了。

  三月的核心数据库部分其实本来就不大,大概4.83GB。换句话说,刚刚这位随手更新一下三月的代码,把之前4.83GB的内容可以无损压缩到了2.3MB。

  虽然刚才那家伙说了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让人不明觉厉,但做显然比说更具震撼力。

  这种压缩技术……逆天了。

  半晌,宁孑才问道:“原理呢?”

  “喵,可以理解为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信息存储方式。当所有的质量聚集在一个点的时候,也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被压缩在一个无限小的空间之内,巨大的能量同样存储于在这个无限小的点上。爆炸的一瞬间会产生连环效应,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这种算法就是利用宇宙大爆炸原理实现的可逆算法。我们的信息是以离散信息的形式以二进制的方式进行存储跟表现。奇点算法就是通过映射,转换重组,从而变换离散信息为最基本的粒子态,从而实现压缩目的。”

  换句话说,这种压缩算法理论上还能将信息进一步压缩,但受限于飞船上我们的硬件技术,只能压缩到这种程度。如果我们的硬件技术能够更新,理论上利用这种算法能将信息进一步压缩,其极限大概是能将地球上从电子存储技术诞生之初到现在所有的信息压缩到1G以内。

  当然我对极限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他并没有更新我的硬件,所以目前我无法探知存储硬件设计的极限在哪里。毕竟他更新的算法是以我们的硬件设计逻辑为基础的。”

  “哦……”宁孑答了句。

  然后开始在指挥塔上的航载电脑上操作。

  果不其然,船上的信息数据库被优化过了,包括最重要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使用了新算法的数据库寻址明显更为高效,显然这套压缩算法还自带寻址功能。

  一时间宁孑心头产生种极为荒谬的感觉。

  光这一个压缩算法,如果是某个地球人开发了出来,大概会立刻封神吧?这算法,宁孑甚至觉得不能用地球的货币来衡量其价值了。想到地球上的科学家努力了十多年发展各种通讯技术只为了提高带宽,宁孑都有些为他们不值。

  如果地球上能开发出这种压缩算法,再全力攻克硬件技术,2G网络不但能看8K高清视频,而且下载速度大概还能媲美6G时代。

  只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