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万两银子。

  从登州出海,抵至皮岛时,明军的粮船舰队在顺风顺水下仅仅用了三日。

  从刘綎部下士卒的神情可知这是何等不可思议之事,

  皮岛现在没有什么人烟,但位置却极重要,深入北面就是定辽卫的治所凤凰城,而再航行十余里,即可到达朝鲜平安北道的宣川,铁山二郡,这二郡汉人很多,毛文龙当年就在这里大力屯田养兵,对明军而言这里可谓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朝鲜义州,明军大营。

  自碧蹄馆之役后,明军兵退四百里就驻扎在此处。

  此刻明军处境十分艰难。

  李如松望着帐外向左右问道:“朝鲜的粮秣还没有送来吗?”

  其弟李如柏道:“还没有,已是派人去催了。下面的人将朝鲜地方官员捆在树上抽打了一顿,但即便如此他们也讨不来粮食。”

  “大兄,下面的军士染疾病倒无数,战马无食每日倒毙上百匹,再这样下去咱们的人马就要全部折在这里了。”

  李如松道:“那还能怎么办?再退一退,咱们索性退过江去回辽东就食好了。如此朝廷会怎么想?”

  “咱们前面还称得大捷,现在就要灰头土脸的回去吗?如此朝廷的颜面何在?朝廷也不会饶过我们的,圣上更不会宽恕咱们李家的。”

  李如柏不由仰天长叹道:“若是粮草充足,咱们再不济也不至于如此,索性回过头去汉城城下与倭军拼了,轰轰烈烈厮杀一场,就算输了,也算对得起皇上了。”

  李如松恼道:“眼下士气低落至此,你让将士们拿什么去倭人拼?此去九死一生。何况南军那些人与制台都有意刁难咱们!”

  李如松,李如柏二人对望长叹。

  “何为进退两难,今日我算是明白了!”李如松说完重重一拳砸在了案上。

  二人当即平静下来,李如松道:“其实有一事我一直没告诉了,京里的曹大人暗中派人告诉我元辅已定议和之心,兵部尚书石大司马现在也是赞同议和,至于总督他也是如此想法。”

  “那么朝廷要议和,是不是用不着咱们了。”

  李如松点点头道:“朝廷或许有这个意思。”

  “可是朝廷之前,石大司马还有元辅都是主张一举剿平朝鲜倭寇的。”

  “听闻这一次是礼部尚书林侯官说动了元辅与石大司马,他是一贯主张封贡的,所以朝廷才有见好就收的打算,派他出任备倭经略,来主持对倭议和。”

  李如柏恨恨道:“为何要议和?咱们若有粮草又不是打不过倭人。这些文臣一味贪生怕死,国家的事就是败坏在这些人的手上。”

  李如松闻言长叹一声,他想起在紫禁城时他曾见过林延潮一面。当时他觉得二人还有再见的机会。

  眼下对方果真被派至朝鲜,到时候朝鲜从上到下还不得听他一人的。

  若是林延潮主持议和封贡之事,那么他李如松若贸然出击,到时候打胜了也是败了。

  不但无功而且有过!林延潮身为堂堂经略,还不得将他问罪。

  这就是令李如松更加为难之处,身为一名武将,他只能上阵杀敌就好,但偏偏却要听这些文官指手画脚的。

  朝廷这一套什么以文御武,实在是狗屁不通!

  Ps:明日有更!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