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四章 关键钥匙_我将立于食物链顶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会收很多钱对吧?”徐云书问。

  “……不算多。”眼镜兄又沉默一阵,“比入门费低一半,徐先生你要是想试试当地特色,我就叫他安排。”

  “免了吧,肥羊有一个就好了。”

  徐云书这边说着,手里也没闲着。

  那串钥匙一共有十把,分别对应十个铁皮柜门。

  试错的成本极低,只花了几分钟,他就打开了全部的柜门。

  里面的资料看起来很多,大大小小整齐排列着,因是合作办学,所以所有资料都是双语的,这倒省了翻译,也让徐云书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全部看完。

  开启思维强化后,他再度开始量子

  这些档桉和资料实在有些枯燥乏味。

  它记录了这所学校从创建尹始,直到关闭校门的这段时间内,所有的师生的大量资料,以及一些荣誉证书,还有部分毕业生的去向,当然也包括这些人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比如受到的惩罚和奖励。

  以及各方面的金钱往来,大部分都是资助进账和工资出账。

  从资料上看,学校总共正常运行了九年,培养了一千三百多名毕业生,以及两倍于此的肄业生。

  毕竟这所学校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扫盲和消除贫困,以及培养跟国内接轨的贸易人才,所以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能力支付学费和书本费的,所以学校从来都是以接受捐款为主要收入来源。

  而学校彻底倒闭的原因似乎与此有关。

  因为并不是教会学校,致使很多慈善机构不会向这间学校投入善款,它只能接受来自国内和简兰官方注资。

  一开始资金还算充沛,学校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生,但随着时间流逝,特别是简兰本地的主导人更替,注资就愈发缩减了。

  直到五年前,来自国内的资金尚存,但简兰已经宣布不再注资、捐款。

  学校的师资力量在这一年迅速衰竭。

  只消通过数据对比,徐云书就能很轻易地发现这个事实。

  师资力量的减少导致优秀毕业生的进一步缩减,不过仍旧能为两国的沟通提供很多人才,但三年前,一切都变了。

  徐云书翻阅到三年前的资料时,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三年前的优秀毕业生只有九个人。

  这是个很可怕的数据,因为就在一年前,优秀毕业生的数量还是五十五人。

  徐云书突然想起,贾布也是在这一年,突然由一个准优秀毕业生的苗子,彻底堕落成完全无法毕业的混子。

  所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遗憾的是,学校里的资料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它只忠实记录着每个老师和学生的入校和离开日期,在校大体表现,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了。

  毕竟这所学校并没有那完善。

  将最后一卷资料翻阅完毕后,徐云书将这些东西在脑内归档整理。

  只要他不刻意遗忘,这些资料和数据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