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学术角度的鉴定_青灯 甜文结局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每天数十次乃至更多,远远超过了现代人对砚台的使用频率,即便是书法家,也很难达到,只有在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古代,才有可能。”

  赵志勇说道:“如果确实是一个有名望的书法家使用的呢?要知道很多书法大家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上门求字的,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林烜之道:“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极其特殊的,不过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再告诉你一点,像这样敲击发出悠远金属音的歙砚现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书法大家对砚台的重视比手中的毛笔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真得到这么一块好砚台,用的时候一定会倍加爱惜,一般用歙砚都会配徽墨,研磨的手法也很讲究,因为好的徽墨配上讲究的手法,是不会磨损砚台的,也就是说不会出现这种大面积擦痕和凹下状。然而古代,或者说是古代一些富贵人家,对于这些人来说,所谓砚台不过就是书写工具而已,一个工具,自然就谈不上什么爱惜了。”

  说完这些之后,林烜之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佐证,是我站在学术的角度上来判断的,毕竟做文物鉴定,不能全靠先进仪器,如果是单纯靠仪器鉴定的话,上面的土沁才是关键,砚台上的土沁是做不了假的,绝对是六七百年以前的东西,而且刚刚挖出来没几天,不信你可以去化验。”

  赵志勇道:“如果真是刚挖出来的,那这案子就不一般了,你觉得这个砚台算的上是几级文物?”

  “单看外表,三级文物吧。”林烜之说道。

  “还有内在?”

  “当然,这砚台背面刻了一些字,虽然很模糊了,但我还是认出来一些,等我抽空把这些字全看明白了,这东西很可能就是一级文物了。”

  听完,赵志勇马上站起来说道:“我马上安排人审他!”

  “好,我等你的消息,另外你还是把这个东西送到文物局,再找专家鉴定一下。”

  “鉴定就没必要了吧,谁还能有你专业?”

  “话不是这么说,我毕竟是民间人士,说的话不能作为证据,只能给你一些提示罢了。”

  “行,明天一早我就送去鉴定。”

  这一夜折腾,林烜之第二天又起的很晚,醒来已经是九点半,手机开机之后,里面马上就传来好几声滴滴的短信声。

  总共三条短信,一条秦月玲发的,问林烜之事情怎么样了,还有两条是赵志勇发的。

  第一条说是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文物局的专家鉴定的结果和林烜之说的差不多,确定这块砚台是明代以前的产物,出土时间在三天之内,具体年份还有待继续研究,第二条是请林烜之马上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林烜之对这个结果早就心知肚明,简单洗漱之后吃了点东西,马上赶往公安局。

  刚一进办公室的门,赵志勇就拿出一张纸递给了林烜之,上面是关于聘请林烜之协助办案的文件,对于这样的文件,林烜之已经见过好几次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