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 时机成熟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兄为何要如此做,这样做就跟辽天祚帝一模一样,没有多大区别。

  功高震主,这样的事情要是其他人或许有可能发生拥兵自重,赵构绝对不会如此做。这便是赵似的信任,只可惜他劝谏无数次,赵佶就是不愿意听从。直到后来,赵似暗中调查确实如同赵佶说的那样。

  大宋乃是重文抑武,要是赵构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仅仅是皇上的恩宠,那么朝中大臣根本就不会心服口服。并且,赵似还想到要是以赵构的性子,怕是那些人直接会逐出朝堂,这样的话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身为一国之君,一切以国事为重,哪怕是私情也得抛去。若是狠不下心,就无法成为一国之君。纵然赵构是宋徽宗最疼爱的儿子,只要危及江山社稷,必定会施压或是采取手段。

  其实,赵似何尝不明白,赵佶如此做的只为了保护赵构免受他人诟病。赵构取得的战功,自大宋建国之始,都未曾有过。可以说,赵构的战功震古烁今,在军中的地位无人能动。

  如果赵构真的有谋逆之心,怕是那些大将都会依附于赵构,这样一来大宋就乱了。刚刚解决外敌隐患,却又发生内乱,大宋如何崛起,又如何发展起来。宋徽宗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剪除赵构手中的一切权力。

  赵构手握重兵,要是身居要职,别说宋徽宗终日提心吊胆,就连其他大臣都会畏惧,那样一来朝廷之上便不是皇上掌权,乃是赵构掌权。如此一来,便是朝中大臣的中伤、诬陷。

  为了断去那些人的想法,宋徽宗干脆来个一刀切,任你是何人都难以诬陷赵构了。现在的赵构乃是平民百姓,手无大权,对于朝中大臣来说,就没有威胁了。他们多数是文臣,真正是武将出身的太少,要是赵构在朝堂上一天,他们都会忧心忡忡。

  因为赵构代表着武将,要是武将重新在朝堂上占据位置,那些文臣就会害怕。即便是宋徽宗调和,也会导致文武百官内斗不止,为了平息这样的内斗,宋徽宗只能如此做。

  宋徽宗心里的苦楚,唯有赵似能懂。但是,赵似已经死了,难以在朝堂上支持赵佶,这一切都是宋徽宗独自一人承担。可想而知,这样的痛苦让宋徽宗百感交集,心事重重。

  现在赵构终于要大婚了,这一天宋徽宗等待了许久。

  不仅宋徽宗在等待,就连赵似也在等待,他等待的还有一个人。只不过那个家伙就是不争气,一点都不着急。只要赵构成婚后,那便是有家室,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十三弟,你在小九大婚后,将前因后果全部告诉你家小子!”宋徽宗停顿片刻,淡淡的说道:“时机成熟了!”

  “是时候说与他听了!”赵似赞同的点点头,又接着说道:“皇兄,你让我去查的事情已经有了消息。若是所料不错,应该不出三个月便会发生了。”

  “怎么这么快?”宋徽宗疑惑了,他不解的看着赵似。

  赵似苦笑一声:“这件事说来也巧,要不是小九在中间横插一脚,也不会让他不顾一切的开始实施了。”

  “这么说的话,小九是否已经猜到了?”宋徽宗沉声道,“要不然的话,他怎么会横插一脚?正好让我们的计划更容易实施!”

  赵似回道:“小九是否猜到了,我不敢肯定。但是,有一件事我敢确定,那就是小九应该是为了大宋安定才会如此做,只有这样才能说得通。”

  宋徽宗沉思许久,也是赞同的点点头。毕竟,这个计划只有他们两人知晓,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除了赵构想要大宋得到一段时间的安定与繁荣这个理由,其它理由根本说不通。

  顿时,宋徽宗、赵似二人相视一笑,他们都明白彼此的想法,以及下一步动作该如何做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