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章 传位诏书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

  “什么?你说真的?”赵构惊疑地说道。

  潘良贵狐疑地问道:“楚王殿下,这事可不是玩笑话,切不可胡乱之言!”

  “传位诏书就在我的府上,未曾带在身上,待我前去取来,诸位一看便知了。”赵有恭说完,便转身离开了,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便是楚王府,由于他们不是皇上,也无权留在皇宫中,只能遇事入宫,又或是聚集在楚王府商议。

  片刻后,赵有恭回来了,他手中多了一卷金黄色的卷轴,将它交给了潘良贵等人,道:“诸位大人,你们在宫中任职时间也不短,想必这上面的笔迹是何人的,诸位应该知道是何人所书。”

  “太……太上皇!”众人震惊了,这诏书的笔迹明显就是宋徽宗的,他的笔迹乃是独树一帜,难以模仿,他们也曾见过赵佶的书法,故而一眼便知道了,而且诏书上还有玉玺印鉴的字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真的,真的是太上皇的笔迹!”

  众人大吃一惊,又惊喜连连,他们本以为赵构登基也是在时局之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有了这个传位诏书,那么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了。纵然没有赵桓的传位诏书,不过有太上皇的,那更好。

  “朕膺昊天之眷命,在位二十五年。虽收复燕云十六州,遂了太祖皇帝的心愿,稳定大宋北方。然朕无力扭转乾坤,大宋日益衰退,纵然收复失地,也无法改变局势。

  今朕之嫡子燕王德基,文治武功皆胜于朕,收复失地,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朕心,必能克承大统,完成朕之做不到的事情,著继朕登基皇帝位。望吾儿莫负朕托,开创大宋之盛世也。”

  “钦哉!”潘良贵一字一句,恭敬地将诏书的内容宣读出来,猛地跪地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纲等人一愣,随即也跪在地上。

  赵构傻眼了,他将传位诏书拿来仔细的端详着,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怎么比较都是一人手笔,那人正是自己的父皇赵佶。从这个传位诏书来看,只怕赵佶立下的时间不短。

  “二哥,看样子你真的有事瞒了我啊!”赵构掷地有声地问道,“这传位诏书,你到底是从何得来的?为何会在你的手中?”

  赵有恭泰然自若,处事不惊地回道:“这诏书乃是太上皇交托于臣的,亦是太上皇的心愿。其实一直以来,太上皇最想要继承皇位的人是皇上您,奈何皇上屡屡不受,又有太子步步紧逼,迫于无奈之下,皇上只能禅让帝位,只是太上皇早有打算,这份传位诏书乃是皇上您从燕云之地回来,便交给臣的,只是一直没有拿出来罢了,现在时机到了,正好拿出来便是。”

  “真的是这样吗?”

  赵构咬牙切齿,脸色阴沉的看着赵有恭,他才不相信之前所说的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份传位诏书早就在赵有恭手中,他一直隐瞒着,也就是说这次靖康之变,赵构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待六部尚书走后,他想要好好的询问赵有恭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有恭的理由说服不了赵构,却能说服潘良贵、李纲等人,他们都觉得这事正常,主要是这份诏书是真的,不是伪造的。既然是真的传位诏书,那比什么都重要了。

  那些理由相信与否,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份诏书上说的是燕王赵构登基为帝,这便足够了。只要有了这份传位诏书,那么所有的流言蜚语都被堵上了,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这份诏书出现的太及时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