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八章 这是历史性的见面_重生,我就想当个富二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七月份的暑假。很多普通人都沉浸在属于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关注着国家发生的大事。

  2008年,留给我们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曾有媒体写道:看懂2008年,你就懂了中国,如果中国崛起有时间表,这当属崛起元年。

  但2008年更像是一部悬疑片,充满历史的吊诡。这一年,很多民众知道了有个词语叫:单双号限行!

  在全球金融风暴下,国内经济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尤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珠三角和长三角大批工厂关门,数以千万的务工人员提前返乡。这天上午,身在羊城的徐海荣看着手中的报纸,他的心里是极度震撼的。

  报纸里统计了关停的工厂近乎三千家,不乏那些贸易千万甚至过亿的工厂宣布倒闭。

  徐海荣还没看完报纸,茶几上的手机震动起来。他看了一眼,是以前的生意合作伙伴老周打来的电话。

  周如山是生产玩具的厂家,业务量很大,主要销往北美以及欧洲市场,东南亚也占不少份额,去年年底更是大手笔在羊城和周边兴建三期和四期厂房,就是为了扩大经营。

  徐海荣似乎猜到周如山打电话过来的目的。他不想接,因为周如山上门是求钱的,这个钱还不是小数。

  可如果不接,多年的老朋友了,难免会心寒。徐海荣犹豫片刻,选择接听电话:“喂,老周啊。”电话里周如山的声音很急:“老徐,你在不在家?我找你有急事!”徐海荣:“我现在在开车,怎么了?”周如山心急如焚:“我发往海外的订单被退回来了,那边经销商倒闭了,他们无法支付货款,现在整整两个货轮的货全部飘在海上...另外厂里也接不到新的订单,很多生产线都被迫停工了...”徐海荣静静地听着周如山在电话里诉说苦水。

  周如山新建的厂房都是从银行借款扩的,还有地皮的钱也是民间筹措,工厂里养着上千号工人。

  周如山看徐海荣不说话,问道:“老徐,你在听吗?”徐海荣问:“资金缺口有多大?”周如山:“我这边筹措三千多万,目前还缺一个多亿...”徐海荣心里叹一口气,如果是一两千万的话,他就拿给周如山了,缺口一个多亿,风险实在太高了。

  谁知道这场金融危机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越是这种时候,明哲保身才是王道。

  郑莉端着果盘过来,听到周如山在电话里借钱的声音。她悄悄给徐海荣做出摆手的动作,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借。

  徐海荣冲郑莉微微点头,他对电话里说:“老周啊,一个多亿的缺口太大了,你也知道,我年前在北美那边投资房地产,现在根本就拿不回来,还有晓筱接管公司以后,她在羊城和申城连续拿地,我现在都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