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章 劝留蔡邕,再得兵书_万界领主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都尉箴》、《劝学篇》、《五禽戏》。

  一口气收下三份大礼,从偏房出来时,林昊都有一种错觉。

  明天蔡邕醒了酒,不会找自己讨回去吧?

  “嘎吱”

  跟在林昊身后出来的曹操,给蔡邕关上了房门。老头不胜酒力已经睡下,曹操却依旧精神:“此等珍宝,可不不比老弟两坛酒差啊。”

  林昊赞同点头:“谁说不是,区区两坛蛇胆酒,如何能与这些著作相提并论?”

  曹操摆手示意林昊跟他出去,边走边说道:“你可知我是如何说动伯喈来渤海的?”

  “莫非另有隐情?”林昊心底微动,觉得蔡邕的慷慨应该和这事有关。

  走出了侧院,曹操眼底笑意闪烁:“以伯喈之能,不论位列九卿还是入尚书府都是绰绰有余,原本他即便不去洛阳,也不会来渤海。”

  这话说的,林昊只能点头。

  蔡邕虽说以弹琴出名,但就像‘曲有误、周郎顾’一般,这位可不止会弹琴。

  只可惜,不讨天子喜欢,就算给天子著史,也是不受待见。

  更别说蔡邕是得罪了内侍一党,才遭罪流放避祸。十常侍一日不倒,蔡邕哪有什么机会回转洛阳。

  曹操这时又继续道:“是伯喈兄自己,因为近年来流离各地,淡了出仕的念头,我书信给他,便是看他在兖州郁郁寡欢,劝他不如来冀州安享晚年。相比有泰山贼环伺,又离洛阳太近的陈留,渤海既无兵祸且远离烦忧,对他而言可是好上不少。”

  劝说蔡邕来渤海归隐?

  林昊可没想到自己当初和曹操提起的一句话,竟然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但想到曹操和蔡邕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一点却是不难猜。如果曹操自己没来渤海,而是和历史一样去了济北,曹操肯定也是要劝蔡邕回兖州的。

  林昊这时心思活络起来,想到跟在蔡邕身边的小女,立刻笑道:“伯喈兄他答应了,准备留在南皮?”

  曹操闻言,却是两眼直视林昊:“我以为,你会说请他去你那青石镇。”

  林昊闻言摇头:“我倒是想,可伯喈兄岂是我能说动的?”

  曹操摸了摸下巴的短须:“那倒也未必,若你能与伯喈交好,在你那青石镇寻一块好宅子留给他,伯喈兄未必不会在你那常住,相比我这人多口杂,还是你那清静。”

  听他这么说,林昊瞬间就动心了。

  目光落在曹操身上,林昊是真心感激:“孟德兄如此帮我,我却不知要如何回报。”

  曹操颔首回应:“渤海如今欣欣向荣,便是有你为我出谋出力,些许小事对你对伯喈兄都有好处,我何乐不为?真要谢我,下次来可得多带些佳酿,一坛酒可不够我喝两日的。”

  林昊当即承诺:“孟德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

  翌日,早晨。

  蔡邕刚醒,洗漱走出院子就看见自家小女手里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