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_窒热by阿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继续说:“周春华出于礼貌留了电话,没想到周末时年轻人竟然真的打了过来,说很想了解师父跟他的过去,问他是否可以出来见一面。”

  凡事都很隆重的少年期啊,自以为的真诚其实说不定看起来很蠢。

  “周春华同意了?”

  “同意了。”沈夏深把锅里乱七八糟的汤水倒进一个大碗里,端着进了房间,“两个人约在周春华和乔红梅曾经同住的街上,陈导说这里要用时空交错的方式,通过周春华的讲述将时间具象化。”

  “就是让周春华边做导游边给年轻人讲故事的意思?”

  “差不多吧。”沈夏深囫囵地吃了一口泡面,被烫得抓耳挠腮,粉料包熏得他狂打喷嚏,吃个泡面吃出了十面埋伏的意思,好一会儿他才揉了揉鼻子重振旗鼓,“乔红梅的母亲和周春华的母亲原本是杭州某个越剧团中的演员,乔母唱小生,周母唱花旦,两人同唱的梁祝在西湖一带很有名气,一票难求。乔红梅和周春华前后出生,从小青梅竹马,无话不谈,又因为都受越剧熏陶,总爱切磋唱腔技巧,其中两人最爱唱的就是《梁祝》中的那出十八相送。”

  “但越剧团只收女徒,乔红梅高中毕业后顺理成章加入剧团,和她母亲一样成了一名女小生。乔红梅天赋很高,身段风流,眼可穿台,第一次登台演梁山伯,就唱了满堂彩。而没能进入剧团的周春华则考了普通的大学,在学校里见识了各式各样的新式文化后,他也变得越来越新潮。两人渐行渐远。”

  “然后呢?”

  “后面我有点忘了,等下我找找剧本。”

  沈夏深翻开手边的剧本,宁静的夜晚,伴随着低劣食品,他开始给秦程朗读剧情梗概:“和两人命运重合的还有越剧和流行文化的发展轨迹。一方面,在飞速发展的90年代,越剧日渐式微,观众越来越少,剧团不得不屡屡缩编,大家都劝乔红梅趁着年轻另找出路,但乔红梅却坚持留在剧团成了台柱。另一方面,90年代的出国潮也开始了,周春华挤破脑袋终于得到了一个出国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