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0章 京营的思想工作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京营的思想工作

  张大柱见皇帝这般问,心中略有疑惑,皇帝这般关心他们当兵下属的细节,难道是怀疑上官贪污嘛。

  皇帝既然这么问了,他自然不会圣前撒谎,直接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启禀万岁,小的是振武军武毅营下面的鸟铳手,其他营的训练小的不知道。我们勇毅营白天训练,晚上则是读书,每旬只休息一天。

  在营中虽然劳累但每月饷银都是足额发放的,加上每晚坚持学习,小的也学了不少字,明白了不少道理,算是白读了一场书,小的还赚了呢。”

  一旁的蒋璘、陈良弼听到张大柱说饷银都是足额发,瞬间松了一口气。

  现在京营刚刚经历整顿,自然不会瞎整,但他们就怕张大柱一个小兵卒说什么有的没的胡话那就麻烦了。

  朱由校听到此人说的算是周到详实,终于满意地点点头,面露欣喜的笑容,随后接着问道:

  “你们勇毅营的参将是不是叫做黄得功?”

  “万岁圣明,这一猜就准,我可是佩服得我们黄参将佩服得紧,感觉跟了他又是打仗又是读书,受益良多。”

  朱由校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直接对着陈良弼等人说道:

  “看来这黄得功把里草栏场那一套用在这里,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提出白天打仗训练、晚上读书的案例倡议者不是黄得功,而是朱由校他自己。

  在里草栏场练兵的开始,他就在思考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思前想后发现除了足额发饷,装备精锐的武器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士兵有信念,甚至是有信仰,大明才有未来。

  但这个何其难,现在又不是现代,因此朱由校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学曾国藩治军。

  近代湘军之所以能够战力强悍,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曾国藩在治军方略上煞费心机,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又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

  每次出征都是白天打仗,晚上他把部下召到一起,教他们读书识文,给他们讲儒学经典、孝道。每营门夜扃,书声琅琅出壕外,不知者,疑为村塾。

  那些营官士兵每日都听历史上爱国忠君的事迹、儒家的忠孝故事,听多了自然就会有忠义的思想,并且军纪也会变好,因此这个方法在后世甚是推崇。

  因此之前在里草栏场的时候,朱由校不仅要求黄得功他们训练技艺本领,还要求他们读书。不仅要读兵书,还要读圣贤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以后也可以言传身教讲给下面的人听,由此代代相传形成良好风尚。

  没想到黄得功到了京营后,果然把这个技能在自己营中应用到了。

  陈良弼等人也知道这是皇帝交代黄得功他们做的,所以平日也没有阻止,现在看来这个做法极其正确。

  “陛下圣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