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0章 对经济的设想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对经济的设想

  “朕既然用你,自然是信任你的,好好干便是。”

  看到躬身行礼的杨嗣昌,朱由校当即鼓励起来,让他好好成就一番。

  见事情完毕,朱由校也起身自顾地走出侧殿,杨嗣昌见状连忙跟在身后。等出了文华殿,朱由校又嘱咐了杨嗣昌几句,就让他退下了,他也坐上龙撵往乾清宫而去。

  在龙撵上,他一直忍不住想起刚才杨嗣昌说的话。

  杨昌嗣看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提出的策略很有道理,朱由校也知道这么做背后的深层道理,就是增加就业,给百姓一个生计。

  但明朝北方的情况跟南方完全不一样,北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远远没有江南那么发达,城市化程度也没有江南高,所以流民就是问题,会生乱子。

  但朱由校也不能强迫流民都去江南,江南也承载不了那么多人口。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北方的工商业。

  只是工商业的发展并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需要有消费刺激的,没有市场,谁会做生意呢。

  因此朱由校心里明白想要在北方做生意,必须要瞄准那群最有消费潜力的人,而对于这些人群,朱由校已经有了大体的规划。

  “何宁,命户部尚书汪应蛟觐见。”

  “遵命。”

  龙撵很快就在乾清宫停下,朱由校下了龙撵直接进了冬暖阁,让张昶拿来关于辽东军饷用度以及天津、登莱等府开海后的相关题本,说完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陛下,汪尚书来了。”

  “让他进来。”

  朱由校坐在御座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题本,哪怕何宁来了,也不抬头直接嘱咐让汪应蛟进来。

  “陛下圣安。”

  “免礼,坐吧。汪应蛟,朕想问下你,去年朝廷决意开放海禁,还在登莱、天津等地打造水师,想要海运运粮。不知现在效果如何?”

  汪应蛟来之前也询问过何宁皇帝叫他进宫所为何事,但何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简单透露说皇帝比较关心山东民变。

  因此汪应蛟原本还以为皇帝叫他来是要找他要钱呢。

  没想到屁股还没有坐热,皇帝就直接抛出海运这个问题。他闻言思量了一会,只能开口道:

  “陛下,往辽东海运粮草确实是朝廷在管,但现在夏麦税刚刚押解到京,天津、登莱那边的水师还没有修建完毕,因此等购置完粮草起运,哪怕海运也最多运送两成,其余还需陆路才行。”

  朱由校闻言摇摇头,这个速度太慢了。

  但对这个结果他本就不抱有什么期望,于是又继续问道:

  “那自海禁开了以后,来往天津、登莱等的船只多不多?关税可有增加?”

  汪应蛟更是摸不着头脑,皇帝怎么突然问这个?不过这些数据,每月天津府与登莱府都会送过来,他自然是知道的,见状立刻拱手回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