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格物之学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格物之学

  伴随着沈灌的询问,在场众人也纷纷望向御座上的皇帝,想听听他究竟是何想法。

  朱由校闻言也略微沉思了一会,随后环顾众人后说道:

  “朕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国子监中抽调师资,如同武备学堂一般,在城东重新建立一机构,形制类比国子监,但教学内容就如同沈爱卿等人所言,以经义为主,辅以算术等科,严格要求,推崇讲学。”

  沈灌等人闻言低头相视一眼,没想到皇帝还提出了这个法子,不过这样做也达到了他们的预期。但是他们很快又听到了皇帝继续说道:

  “朕想着算术等科目我中华本就有先例,现在增加也无可厚非。

  朕也记得《礼记·大学》言道:致知在于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当年朱夫子就提出过格物致知一说,与西洋探究物理颇为相同。既然西洋崇其为高,我们也不能落下,也可以开设格物科目嘛,众爱卿以为如何?”

  诸人闻言不禁一阵无语,礼记里面的格物致知跟西洋那个什么探究物理能一样嘛,沈灌见状就想着出言反对。

  但刘一燝却突然站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所言极是,格物致知本就是圣人之言,所义不过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这跟西洋中探究物理殊途同归,因此如果开设那也是极其适合的,微臣赞成。”

  沈灌闻言愣了一愣,觉得刘一燝怎么突然反水奉承起来,不过很快他也想明白了。看来刘一燝还是不想跟皇帝直接起冲突,否则皇帝定不会同意他们所请。

  于是也俯首称是道: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见刘一燝等人也如此识相,朱由校不由的点头首肯甚觉满意。二者是不同之处他何尝不知道呢,但如果只是遵旧讲儒家经典,那还没有什么改制扩招的长远意义。

  因此他也借坡下驴,他们既然想要改制国子监,自己就往里面掺杂些其他学科,反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学科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并且现在还有京师同文馆这个竞争力在,他们对此也不会特别反对。

  “那就这么定了,既然都是为了大明的教化,朕也不会吝惜。等落成以后学院的花费朕的内帑负责出一半,不会让朝廷负担太多。

  但其中业师都要挑选最好的,不可滥竽充数。其规制既然等同于国子监,那其中学员就等同于举人,是可以为官的,所以其生源学子选拔必须要严格,可从会试落第的举人以及秀才中选拔,加以考核,除非朕的准许,不准非试者入学。”

  明代国子监的生源是很多的,有贡监、举监、荫监和例监的区别。

  贡监是由地方府、州、县儒学按计划年选送入国子监的学生;举监是会试落第举人直接入监的读书者;荫监是以荫袭而入监的国子监学生;例监是捐资财入监读书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