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3章 安邦彦的救命稻草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3章安邦彦的救命稻草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

  原来安邦彦叫他们过来不是讨论如何守城,而是讨论如何分兵救援。

  想到这里众人也开始纠结起来,现在究竟是救还是不救。

  救吧,现在织金关外官军进攻已有半月,摆明了不破城誓不罢休,如果盲目分兵岂不是给官军机会。

  但如果不救,那威官寨本就是安邦彦驻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万一那威官寨被官军攻破,到时候前后两路大军合围织金关,那真的是插翅难逃了。

  “大王不必忧虑,那威官寨位置险要,哪怕官军有四万兵马,但不同于振武军,他们没有克虏炮等攻城利器,所以一时半会也攻不破城池。”

  这时安邦明率先站了出来,他对于那威官寨还是有了解的,建于高山之上,哪怕官军人多也要费一些时日才行。

  “安大人说的极是,那威官寨易守难攻,甚至与播州海龙屯相比都不逞多让,官军不可能轻而易举的攻破。并且在末将看来,别看现在其被大军围困,但我军如果处置得当,说不定可以趁此机会,一举扭转战局。”

  何仲蔚此时也附和起来,他之前战败于谷里县,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虽然现在被安邦彦降为参将,但却一直想要一雪前耻,而那位官寨就让他看到了这个机会。

  何仲蔚的话让安邦彦眼前一亮,虽然他的话里面明显有夸大,但他居住在那威官寨多年,自然知道何仲蔚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海龙屯又名龙岩囤,原是播州土司杨应龙的祖先利用地形,在宽约5千米的山顶上围筑土城。

  其有月城三重,还建有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周围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

  万历二十八年平播之役的时候,明廷发周围五省之兵二十五万分八路围剿,最后把杨应龙围于囤中,设云梯轮番进攻都不能攻破,最后使计才破了海龙囤,杨应龙也自缢而死。

  那位官寨的地势也险要,其居于群山之巅,四面陵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官军只有四万,如果要攻打怕也要费一些时日才行。不过对于何仲蔚的话,安邦彦更好奇的是他究竟有何御敌之策。

  “哦,你有何良策,赶紧说来。”

  何仲蔚心想这个机会定要抓住,于是心中略微思量了会,便立马上前躬身说道:

  “大王,秦民屏等白杆兵与城外的振武军不可同日而语。振武军大量装备鸟铳,每次进攻万枪齐发,犹如排山倒海。还没有近身便已死伤大半,但秦民屏的白杆兵与文应奎的三边兵马虽有火器,但装备数量远远少于振武军。”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这便是城中众人不愿出关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