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4章 西南构想(二)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西南构想(二)

  朱由校见朱国祯这么说,微微一愣。

  他没想到朱国祯居然在意此事,不过他想想也可以理解。

  科举本来就是读书人的头等大事,而科举名额则关系到每个士子考中的概率。

  如果贵州中举的人数多了,那参加会试的举子也多,就会无形增加后面会试、殿试的难度。

  “朱阁老此言差异,对于其他省的士子不公平,那对于贵州科举名额极少,对于贵州士子就公平嘛。”

  朱国祯这么一说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沈灌闻言当即就站出来驳斥。

  但朱国祯闻言却毫不在意,不卑不亢道:

  “沈阁老误会了,我并不是反对增加贵州科举的名额,相反朱燮元的提议甚是不错,但只是觉得名额不宜过多,否则太过矣。”

  “那朱爱卿觉得增加到多少为好?”

  朱由校闻言不禁好奇起来,朱国祯见皇帝询问,缓缓回复道:

  “陛下,嘉靖十四年,世宗皇帝念贵州士子多去云南参加会试,一路上奔波劳累,甚是危险,因此朝廷批准了贵州建贡院开设乡试,定名额为二十五人。

  因此臣认为如果要增加的话,最多再增加十人,一共三十五人为宜。这个数额与其他布政司数额不多,但也不算少,正好适合贵州布政司。”

  朱由校闻言暗中摇摇头,觉得这个名额太少了。

  明代的各省的会试名额并不固定,具体多少是根据各省的贡赋和文化水平来决定的,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他目前所知,现在南、北直隶为一百四十五人左右,其余各布政司大多为七十到八十名左右,但广西、云南、贵州三布政司比较特殊,由于文教不行,名额很少。

  其中广西大概五十八人,云南四十八人,贵州最惨,只有二十五人。

  现在哪怕再增加十人,也只能到三十五人,录取名额与其他省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增加十人这个数额未免过少吧。”

  朱国祯此话一出,不用朱由校反对,沈灌就觉得甚是不妥。

  目前云南都四十八人,贵州再增加十人也赶不上云南,这有啥用。

  “陛下,微臣觉得应该增加二十人,哪怕跟其他省份比起来还有些少,但至少跟云南省相差无多。”

  沈灌见状直接开口反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朱国祯一听这话也急了,觉得真的是胡闹。

  “沈阁老,贵州文教与其他布政司相比本来就弱,现在贸然增加二十人名额,恐怕极为不妥,有违科举为国取材的本心。”

  看到二者马上就要吵起来,朱由校连忙摆摆手。

  “好了,此事朕自有决断!”

  刚准备出言反驳的沈灌见皇帝发话了,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反而躬身听皇帝训示。

  “依朕看,沈爱卿说的很对,就应该增加二十个名额。甚至在朕看来,这二十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