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8章 孙元化的来信(一)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8章孙元化的来信(一)

  紫禁城,乾清宫。

  一阵诵读的声音从暖阁中传来。

  “臣孙元化上表,臣于十月十三日从上海启程南下,经半个月航行,在台湾大员停靠补给水源。后启程于十一月三日抵达澳门,抵达后便将一路见闻写于题本给陛下汇报,不敢怠慢。”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一边用手指有节奏的敲打着椅托,一边听张昶的诵读。

  这是孙元化出发以后第二封题本了,由于朱由校专门提醒过通政司,所以题本一送到通政司,就立马被送到朱由校御案前。

  朱由校一看到题本就猜到他应该到了澳门,当即就让张昶念了起来。

  只是这才听了第一句话,孙元化就给自己的一个大大的惊喜,船队在前往澳门的路上,居然还专门在台湾停靠。

  “十一月三日到的澳门,张昶,今日是几日?”

  他一听日期,顿时来了兴趣,心中慢慢盘算起了日期。

  “主子,今日是初七,明日就是腊八了。”

  “初七~”

  听到这话,朱由校顿时在心里算了起来。孙元化十一月初到澳门,那从澳门送题本到京城最多也就一个月,这让朱由校不由暗暗惊奇。

  要知道在明代广东前往北京很是麻烦,开海以前有陆路、水路两个选择。

  陆路一般是越南岭、经两湖、河南到北京;水路则是经江西或湖南,沿长江东下,至江苏,由大运河北上。陆路很慢,一般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水路倒是快,但也要两月左右。

  而孙元化的题本居然一个月就能够到达,可能走的是海路,直接北上经过南直隶到天津卫,一路没有阻碍才会这般快。

  “这个孙元化倒是有心,知道朕想知道他的沿路见闻,这写题本跟送题本的效率倒是极快,一刻都不耽误。”

  “那是,孙大人可是陛下钦点的钦差大臣,陛下说什么,他定是铭记在心,不敢遗忘。”

  听着张昶的马屁,朱由校呵呵一笑,随即点点头:

  “你就会说好话,好了,你继续念,朕要看他去台湾跟澳门究竟有啥新奇的玩意。”

  张昶见状便不再言语,连忙耐心地继续读起来。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一边听讲,一边闭目养神。随着张昶的讲述,朱由校缓缓睁开眼,脸上的惊喜之色也越来越浓。

  孙元化抵达台湾后,是在台南的大员港登陆的。

  在登陆以前,他对台湾的很是很了解,原本以为现在的台湾是荒无人烟的,但去了以后发现并非如此。

  大员这个地方是一个小港口,等他们停靠完毕后,就有两个汉人到船上,引他们到台窝湾居住。

  等他们下船以后,就发现里面的有许多汉人,还饲养着山羊和猪、牛等牲口。

  经过询问得知,这里的汉人大多是从福建过来的,有些已经住了许多年了,甚至还有些汉人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