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3章 宗室与内廷(本卷完)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宗室与内廷(本卷完)

  朱由校想到这里,不禁一阵来气。

  明朝宗室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问题。

  哪怕其建立之初对于大明的统治有益处,但现在看来弊端远远大于益处。其中最重要的弊端便是花费太大,于国无益。

  这一点大明朝廷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以往也曾经做过宗室改革。

  比如嘉靖时期,就曾大规模削减宗室俸禄,搞得宗室怨言很大。

  当然其中对此事最上心的,便是他的抠门爷爷万历皇帝。

  由于宗藩的开销太大,万历十八年,礼部按照万历皇帝的要求,拟订了一份关于宗藩的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以往各宗藩的禄米(或是禄银)转为定额禄银支放。

  只是虽然万历皇帝把各宗室的俸禄定额了,但这也只是名义上的定额,实际支出却没有减少。

  随着宗室的人口越来越多,朝廷的花费也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涨到了一百五十八万两左右。

  这个花费虽然大,但却不是朱由校最在乎的。因为这只是明面上的钱,不一定能到宗室手中。

  这个钱在地方官员发放过程中是能拖就拖,能欠就欠,现在朱由校还能收到许多宗室王爷的题本,哭诉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俸禄了。

  朱由校最在乎的是,许多宗室王爷除了俸禄外,在地方在仰仗着自己宗室身份,在地方上特权经营,作威作福。

  比如藩王会抢占、奏讨、投献田土,长积月累下来,那些大的藩王少则数万顷,多则十数万顷土地。

  这些土地虽然也要缴纳赋税,但不用服杂役,导致当地的赋役全部由剩下的民地分摊,苦不堪言。

  还有一些宗室王爷,觉得自己没钱或者不想花自己的钱,就随意挪借地方财政。变着法花地方官府的钱,致使地方财政空虚。还利用特权贩盐引、售卖私盐,或者置办商户产业不缴纳赋税,强买强卖。

  更有甚者,许多宗室子弟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辖地跟城池中作威作福,强掠良人子女。

  或诈索军民财物,或追收息钱,侵夺民利,格死平人。或结无赖恶少游猎畋渔,地方不敢管辖,军民敢怒不敢言。

  如果只有少数这么做,那朱由校也忍了。但整个明朝宗室人数太多,量变已经到了质变的程度。所以宗室制度弊端甚多,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每每想到这里,朱由校就心中忍不住叹息,这朝廷真的是纸糊的窗户,到处漏风。

  自己不仅是糊裱匠,还是建筑工,不仅要把窗户都弄好,还要把整个房子都重新搭建一遍才行。

  心里虽然发牢骚,但朱由校下定决心定要改革宗藩制度。

  只不过此事他不能亲自下场,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以及合适的人才行。

  跪着的魏忠贤、汪伯雨等人见皇帝拿着题本久久不语,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