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4章 各怀心思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4章各怀心思

  现在大军驻扎抚顺,如果非要进攻的话,有克虏炮这种利器在,莽古尔泰撑不了多久。

  但陈良弼却不急不慢,感觉像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主要是因为时间站在他们这一边,还不如趁这个机会消耗建虏兵力,既然磨炼京营战力,也可跟汉军取得联系。

  当然他其实也有不可言说的原因或者是私心。

  他之前说的那般义正言辞,说什么拯救辽人于水火,这些话在当时是情真意切。但当他到沈阳慢慢细想后,心思也逐渐改变了。

  在建虏的辽人不尊王化,大多是从大明主动跑到建虏的。现在建虏卸磨杀驴,对这些人百般剥削,甚至还要弃之不用。

  朝廷现在知道后,为了笼络辽人,提高威望,救他们倒也不是不可。

  但如果一心一意全救下来,其实是个麻烦事情。

  且不说里面可能会有些建虏奸细,就说虽然建虏粮草困乏,但大明的钱粮也不是很充足。

  去年辽东遭遇大旱,许多粮草还需要关内接济才行。

  而在建虏的辽人不下数十万人,这么多人如果全部救下来,那相当于多出了数十万张吃饭的嘴。

  这无论对于辽东都司,还是朝廷来说着实是个麻烦事,更别说其中的治安、安置、土地等问题不计其数。

  因此这种把建虏的麻烦转换成大明自己的麻烦的事情,陈良弼是绝对不会干的。哪怕他知道皇帝如果知道了,定会毫不犹豫去救下这些辽人,但自己作为皇帝“近臣”,绝对要给皇帝解决这个麻烦,不要让皇帝为此事太过于操心。

  所以他现在看起来是要全力进攻,但心中却一点也不急。

  现在在抚顺攻打莽古尔泰,还希望莽古尔泰能够给力点,能拖多久就多久。反正自己已经出兵了,打着也是救辽人的旗号,辽人对朝廷也无从指责。

  而建虏的“屠辽令”持续的越久,那在建虏的辽人人数也会越少,对建虏的怨恨也会越深。以后朝廷的对辽东的治理也会更加容易,如此一举三得的机会,陈良弼自然不会放弃。

  当然如果在建虏的辽人如果能反抗建虏,或者自己跑过来归附朝廷。那他不仅会救,还会委以重用,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

  陈良弼甚是有耐心,但在萨尔浒的建虏兵马却没有耐心。

  听闻莽古尔泰汇报后,努尔哈赤也在暗暗心惊明军居然来的这般快。

  所以莽古尔泰专门提到明军有大炮攻城的时候,他当机立断,立刻让李永芳率领汉军与正红旗组成第一波援军赶紧前去支援。

  他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抚顺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抚顺城正是建在东南高坡之上。他自认为明军要进攻没有那么容易。

  汉军抵达后跟正蓝旗等人相互配合,至少也可以拖七八天。这足以让他把军队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