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9章 澎湖之战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9章澎湖之战

  蜂窝煤是黄栋目前工作的重心。

  自从朝廷矿禁,鼓励西山煤场开矿以来,他就明显的感觉到,煤炭以后未来必定大行于世。

  大明百姓烧火做饭,乃至任何行业只要用到火的,煤炭都是必不可少的燃料,因此这波商机他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因此一方面让李掌柜加快制作蜂窝煤,做到尽可能的囤积,为以后售卖做准备;另一方面则又前往西山煤场,检查视察了下煤矿情况。

  目前大明商社在西山煤场的窑场一共有十座,黄栋看完顿时不满意,这些煤矿数量根本满足不了蜂窝煤的原料需求。于是他当即下令,让李掌柜趁顺天府没有关闭司照之前尽可能的多买,大明商社至少要有三十座煤窑,不然无法给蜂窝煤提供稳定供给。

  等蜂窝煤跟煤场的事情确定下来后,黄栋又马不停蹄地坐上马车前往通州。

  通州现在算是京畿地区,继天津府外另一个兴起的地区。原本其实只是一个漕运的终点,人口也多,但大多是漕丁居住,整个通州人口也只有十三万左右。

  但去年开始,整个通州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首先工部把火器工坊,以及京城内火器仓储搬迁至此,工坊工匠人数也随之搬迁过来。而近期火器工坊为了扩大产能,更是把部分订单开放给民间工坊、大明商社也在通州设厂,制造水泥、香皂等物。

  因此其他商会也纷纷在此地设场,再加上运河的便利,导致四方讨生活招工的人也纷至沓来,导致通州人口激增,短短两年之内,已经暴增到十八万人,也算是一时繁华之地。

  黄栋一到通州,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大明商社在通州的店铺与工坊,现在大明商社在通州主要有四个工坊,分别是西洋器、铁器、肥皂、水泥工坊。

  这都算是大明工坊的拳头产品,西洋器主要仿制西洋钟跟千里镜,这种东西制造起来麻烦,还是郑芝龙从广东、澳门请过来的工匠制造的,虽然产量很少,但深受欢迎。

  特别是千里镜,这种东西可看到千里之外,如果摆弄得好,可看天上星辰。

  因此一经售出,立马售罄,大受欢迎。皇帝也给其下了海量订单,只要制造出来,要么发往辽东,要么就发往京营,可谓是供不应求。

  至于其他水泥、肥皂等物更不用说了,这种东西比市面上的皂荚、三合土好用很多,因此大明商社一推出来以后,也是甚是欢迎。

  所幸黄栋一直铭记皇帝的教诲,从来不做独门生意,因此把水泥、肥皂等技术与一些商社分享,因此让许多商社也开始开始跟风制造,同时与这些产业相配套的石灰场、猪油场、煤炭场等产业也纷纷建立起来,也让通州越发繁荣。

  与黄栋不同的是,大明商社第二个掌柜也就是郑芝龙也忙得脚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