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解析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补充了后发国家谋求发展的模式选择。

  革命性的技术改良和生产力爆发的结果带来了社会的根本性变化,现代化的基本表现就是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新世纪后,更显著的表现就是全球化。英国在17世纪率先启动了社会的工业化,其现代化方式成了后进国家遵照的基础途径。它是依赖资本运作模式的现代化之路,从生产方式上采用了市场主导模式,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体制上推广民主选举体制,思维理念提倡自由化、个人主义,从而确保了资本的保值增值。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全人类的整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大影响力。同时,还应看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导致了人和自然、社会、人际关系、自我等多重的社会矛盾,周期性经济危机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顽疾。

  随着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摸索出了独立于欧美的现代化途径,而且完成了经济的蓬勃进步,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高,甚至在二战后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第2强国。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现代化道路由此成了同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模仿的对象,其中包含新中国。但是苏联推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导致了劳动者缺少主动性,企业没有进步的内发活力,整体工作拖延;并且中央集权体制使得政治过度干预企业经营,引发了产业结构错位,生产效益极低,人民生活逐渐变得窘迫。苏联模式的悲壮结局说明了这个现代化道路遇到了重大失败。

  三、总结

  我国特有的民情、使命和担当,要求我国的民族复兴之路必定是独特的。现代化的实现不但不可能照抄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而且也要有别于苏联计划经济的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可以解析为“三个新”,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新跨越”,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生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模式”。我国用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不但能够和现代化有着良好的融合,并且还能融合得更好,对人类现代化和发展中国家的进步指明了可供参考的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范明英,刘旭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方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

  [2]任新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哲学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3]阳国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思维特质和时代贡献[J].社会科学家,2018(12).

  [4]董仲磊,权国兴,晁斌,陈晶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逻辑演进及其价值意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

  [5]董仲磊,权国兴.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划时代意义[J].青海党的生活,2018(09).

  [6]张兆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J].长白学刊,2018(03).

  [7]何军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探析[J].发展,2018(04).

  [8]黄相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N].浙江日报,2018-04-04.

  [9]杨晓晖,李艳,侯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02).

  【作者简介】

  毛时玉(—)男,汉族,湖北潜江人,大学本科,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