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_南京大屠杀(中译本) 张纯如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前日本陆军下士栗原保存的有关这个事件的日记和笔记所说,日本人解除了数以千计的俘虏的武装,除了衣服和毯子,抢走了他们身上的每件东西,并把他们押送到一排临时搭起的茅棚中。当12月17日日军接到杀死这些战俘的命令时,他们极为谨镇地行动。那天早上日军宣布他们要把这些中国战俘转移到长江中的一个叫八卦洲的小岛上。他们对这些战俘解释说他们需要特别谨慎地行动,并反绑起战俘的双手——仅这个任务就花了一上午和大半个下午。

  下午4点到6点之间,日本人把这些战俘分成4队向西走去,绕过几座小山后停在江边。”这些战俘在等待了3、4个小时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看不出任何准备过江的准备”,这个下士写道,“此时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还不知道日本士兵已经沿江水形成新月状包围了他们,许多机枪己向他们瞄准。”

  当发出射击的命令时,这些中国人再想逃走已为时太晚。“突然各种机枪同时开火”,栗原写道,“机枪声和绝望的叫喊声交织在一起。”中国人痛苦地挣扎了1小时,终于听不见从人群发出的声音了。然后日军用刺刀一个一个地刺戳中国人的身体,从晚上一直干到天亮。

  处理尸体是日军的另一个大问题。在幕府山的大屠杀中,被杀死的人数只是日军在南京城内外杀死的总人数的一小部分,但清理尸体的工作也花了数日。掩埋尸体是一种处理方法,但中岛将军在日记中抱怨很难找到地力挖掘足够掩埋七八千人尸体堆的大坑。焚尸是另一种方法,但日军经常缺少足够的燃料去完成这个任务。例如,在幕府山的大屠杀之后,日本人在尸体上浇了几桶汽油焚尸,但还没等尸体烧成灰烬,汽油就用光了。“结果是一大堆烧焦的尸体”,日本下士写道。

  许多尸体就被扔进了长江。

  屠杀平民

  在士兵们大规模投降后,实际上已经没有人来保卫南京平民。日军对这一点是了解的,于是在1937年12月13日大量涌进南京,占领了政府所在地、银行和仓库,并在大街上随便开枪杀人,有许多人是在逃跑时从背后被击中的。日军用机关枪、左轮手枪和步枪向成群的伤员、老妇和儿童开枪,他们集中在中山北路和中路的大道及附近的胡同里。日军还在城市的每个地区杀害中国市民:无论是在大街小巷,在防空洞,还是在政府建筑物,在城市广场,他们到处杀人。随着一个接一个的牺牲者痛苦呻吟或叫喊着倒下,这座沦陷的首都的大街小巷、沟沟渠渠血流成河,许多人奄奄一息,但无力逃脱。

  日本人在南京挨家埃户地搜查寻找中国士兵,也就一家接一家地杀害这座城市的居民。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