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9章 209考察后的感悟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若妍对比了一下当地气候,觉得国内南方地区那种高层住宅可能更适合当地。

  国内从南到北气候差异很大。在南方湿热地区,造住宅并不在乎朝向,却很注重通风。天井大塔楼,房间内可以不是太阳光直射,却一定要能开窗后达成自然通风的效果。

  那样的大塔楼设计,正是千禧年前后国内比较流行的款。北方是尽量减少外墙,做成方方正正南北通透的。南方则是造型更夸张奔放一些,注重通风和遮阳。尤其在粤省那边,有很多高层住宅是借鉴了香江和狮城的做法,小巧精致,人为关怀浓郁。

  这样的楼通常一层六到八户,每家三四个卧室,有不封闭的晒台,各种自然通风。窗户是很注意遮阳防雨的,留了带排水和洗手池的大阳台。公共走廊可以不封闭不安装窗子,楼道宽阔一些,多几部个头大的电梯,这就很适合当地人的家庭居住需求。

  当地经常是一个妇女带好几个孩子申请政府发放的这类免费社会住房。这些孩子们的父亲很可能都不是一位,也并不与母子住在一起。没办法,当地开放的很,未婚先孕和离婚率都居高不下,生育率比发达国家高多了,为了照顾这些多子女单亲家庭,政策会有一定的倾斜,让人口多的家庭更容易申请社会住房。

  所以与国内搞一两个卧室这种小户型的格局不同,当地要考虑多卧室、大厨房,最好能放得下双洗手盆,卫生间干湿分离多人使用都可以那种。且一开始,户内的装修都要到位,绝对不能是毛坯房交付。因为当地装修水平档次和效率,简直是各种坑。

  这个总结起来就是针对当地的家庭结构和社会住房的真实需求设计产品,才能真的好。

  至于标准化,国内有太多经验了,批量生产大塔楼,规模有了,所有成本都能降下来。就是听说当地基本上没有特别合适的建材配套产业,国内大企业过去修桥铺路各种都是从国内船运,当地沙子石头还有,可是水泥生产跟不上,其他大型预制建材工业也停滞在几十年前,产能十分落后。

  若是要造大高层,相应下游企业都要先跟过来,或者要紧密对接船运。从国内到这里船运周期四十五天左右,集装箱发货过来,空箱回运肯定不行,就还是要考虑当地有产出,或者当地产品在回去的沿途能销售掉,才不会跑空。

  这其实牵扯到了当地有什么产品能出口,石油矿物都有特种船只运输,其他半成品,加工品那些有啥能用大集装箱运输的么?没有的话,是不是当地设厂更划算呢?

  林若妍脑子里想着一堆问题,都需要自己去逐一调查。好在陆薇的语言功底不错,也在特殊战线做过,搜集情报的手段一流。林若妍有很多不能公开调查的信息,陆薇总有渠道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