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024就拍这块地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024就拍这块地

  乔逸致找的专家是B大历史系的教授,平时钻研明清家具很有心得。

  一听说乔教授做的四合院改建项目中发现了一些黄花梨老家具,顿时兴致勃勃亲自来看,一看就走不了了。一来是家具数量很多,二来并不是拼凑的那种家具,都是为了这栋房子成套设计的,应该就是房子建成时的原配家具。

  条案、桌、椅、凳、屏风、博古架,各种床和柜一套一套,整体风格和装饰纹刻都是关联的,还是清中期以前那种更偏明朝的风格。没有清晚期那么华美,却有着更悠久的朴拙韵味。

  “这东西肯定是文物,要协调一下原房主,以及当初占用房子的单位都打招呼确认清楚归属。理论上不建议流出国内。”历史学家给了定论。

  林若妍只好又找来曾经占用房子的那个单位,询问东西是不是他们的,他们当时是否知情。人家单位怕沾染之前一些麻烦事,被原房主揪住打官司,索性推干净,说他们借用该处房产时只使用了地面上的房间,并且对整个院子就只是多加了一些明线的电路安装了几个灯泡,别的啥也没做。地下室有什么他们盖不知情。

  原房主那边回了电话,人家现在国外生意很大,也不想与国内文物有过多牵扯,怕影响了移民审核,就坚持按照买房合同办事,一切都是新接手的林若妍去处理就好。如果非要给个参考意见,那么原房主建议,把家具留在这处房子里展出。未来他若回国旅游,带着子孙来看看就好。

  历史学家也觉得,这四合院是林若妍花了四百万买下来的,原配旧家具在合同里明明白白写着含在房款内,不可能让林若妍免费捐献给国家。

  国家出钱收购,按照市价这又是需要一笔上百万的经费拨款,各种申请手续麻烦得要死,放哪个研究所也没有这个资金,没这个功夫磨。这毕竟不是名人故居,这些家具看着用料讲究,研究价值却未必值得上百万投入。

  权衡之下,历史学家建议乔教授说服林若妍改造四合院的时候,专门留出一些空间,将这些家具放进来,倘若能用以展示,为研究者提供便利是最好不过的。说白了就是研究所想免费研究,不肯出钱,让林若妍保留东西的所有权出地方放着。

  乔教授听了也着实有点难以启齿,厚着脸皮忐忑不安和林若妍说了这事。还为了落实老友对文物保护的请求,临时调整方案,挤出了几个房间专门放这些老物件。既能起到展示的作用,也不耽误林若妍最初提出的生活使用需求。

  老物件也有使用价值,那一套桌椅摆在四合院正房正堂多气派?雕花木架子睡床也是,林若妍自己睡不惯,可以放到客房内,平时客人不多,这就是个民俗古董展示场所,学者参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