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周瑜进军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周瑜进军

  江东北伐的六万大军,当然不可能全部聚集于寿春一线。

  那种带着十几万大军,一波莽上去的打法,除了碾压局势,大部分情况下结局都不怎么样。很容易被对方一处城池或者一支军队挡住,然后被敌方伺机所破。

  在汉末这个时期,尤其是如此。

  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无不是这种形势。优势方,集结兵力,攻击敌方一条战线,然后被对方以精锐兵力挡在一处,然后防守反击,以弱胜强。

  所以除了孙策在寿春的三万精锐舟师,另外两路则分别驻军在襄阳和彭城一线。

  当然,按军事兵法而言,这两路也不会平均分兵,总是有实有虚。

  在部署时,孙策经过权衡,还是选择了以左路为重心,即重兵屯聚于荆襄一线。

  由周瑜统帅两万精锐,出襄阳而攻南阳。由诸葛亮统帅一万军队,自彭城而攻沛地。

  之所以如此,还是跟天下的地理形势相关。

  诸葛亮大军兵出徐州,要么走亢父路也就是自沛县向山阳进军,要么走泰山道自琅琊向东郡进军,这里都有曹军的重兵把守。很难展开兵锋,所向无前。

  若是他沿雎水向梁国进军,那就跟孙策主力进攻的方向重合了,曹操只要以少量部队屯驻在长平、雎阳一线,就有可能把孙策的四万大军挡在东南方向。

  此次北伐的主力就会跟当初吴王刘濞一样,三军云集于一线,籍籍而不前。

  所以更妥善的方法无疑还是由周瑜率荆州系的大将进攻南阳,襄樊战场上,江东有水师之利,同时南阳人口稠密,也适合部队展开。

  最后文聘、李严等大量将领都出身于南阳的大族,南阳各望族黄、韩、文、李等族人都在江东效力比如刘廙、韩冉、韩暨、宋忠等人。

  这些人或为天下之儒士,或为州郡之名望,其聚合乡党,助江东取南阳将大为便利周瑜进军。

  而且南阳属于宽广、平坦的盆地,正适合骑兵纵横,只要周瑜能在这里击败一支曹军,然后招诱南阳、汝南、颍川的豪杰反叛,重现关羽威震华夏的威望完全不在话下。

  也正因如此,江东的三路北伐,左路是最率先出兵的。

  其他两路还在等夏季水流增长,三月周瑜的大军已经先行一个月,发兵攻向新野。

  这里距襄阳实在是太近、太近了!

  而且汉江水域,水流充沛,航运通畅,周瑜的大军只要舟师并举,根本不用为后勤补给所担忧。

  曹军的水师根本无法威胁他周瑜所统帅的水师。

  甚至水师出汉江,沿着汉江支流,淯水而进,就能从新野、淯阳直插南阳的郡治宛城,宛城既下,南阳将被一分为二,西部二十余县将望风而降。

  哪怕仅取得这个战果,左路军的这次北伐,就已经算大获成功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