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宋军舟师下南洋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在当地留下军队和官员,设置宣慰司,威服四方,管理商业航道。

  当然这次出门也不仅仅是为了宣扬宋室国威,也是为了与各国达成贸易往来,舰队会携带各种中原特产,让沿途的各国见识到中原之富。

  许多蛮夷小国,在当下还不知道中原这个强盛的国度,不知道这里有精美的瓷器和丝绸。

  那就需要宋室的舰队,让他们知道北方的中原上国,知道中原的繁华富庶。

  然后当地就会派遣商队主动前往中原,交流增加之后,就会出现南洋蛮夷的国王甚至搬到中原,老死在中原之地,也不愿回国。

  这个雄心壮志,孙策没有跟大臣们细说。

  因为孙策确信,这是可以达成的。

  孙权的水师能运送两万军队向北穿越敌国抵达辽东,没道理宋朝的水师不能向南开拓到马六甲。

  现在宋室疆域的日南郡就已经在越南的中部地区了,往马六甲方向的道路甚至比往辽东还要近。

  而且也没必要妄自菲薄,秦论这可是比马可波罗来的更早的商人,历史上他在中原呆了整整十年,比马可波罗的时间还要长。

  只可惜他是一个商人,不会写精采的游记,所以没有马可波罗那么出名。

  可是孙策又不追求虚名,他需要的正是秦论这种务实的商人,帮帝国开拓对外的商路、航线。

  秦论都已经能从几万里之外的的大秦驾着商船抵达中原了,中原难道连两千里的南洋都下不去?

  双方文明或许会因为地理的关系,侧重点有所不同。

  这是无法避免的,至少在工业社会之前,任何文明都要依托于本地的地理形势而形成。

  就像东方建筑多以木制为主,西方多以石材为主,根本没有任何文明技术方面的优劣,完全是因为双方所处的地理形势导致的。

  西方玻璃更先进,东方瓷器更先进,也都是因为所处地方的地质所导致的。

  但有些文明是共通的,那就是航海技术。

  在这个时代,双方航海技术就算有差别,也不会太大。

  都是把木材组装起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西方能够发展出来的海船,东方就一定能发展出来。

  绝对不至于,西方的造船术能在海上漂泊两万里,东方连两千里都漂泊不了。

  之所以双方的航海技术看起来差距有点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双方地理形势的原因导致的。

  东方有广袤的大陆,而且基本上把能占的肥沃地形全占了,所以在陆上发展农耕就足以创造出海量的财富。

  而西方则不行,西方当下地形破碎,北面的土地还不适宜农耕,居住的全是蛮族。

  罗马只能占据破碎的地中海沿线,而且四面受敌,必须要依托航海业才能壮大帝国。

  有些破碎的地形下,根本无法扩大农耕,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出海贸易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