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卷第七十八章:太学_伶人宠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自岁首过后,皇帝和朝廷百官只休沐了三日假期就又恢复了工作。

  每年月初,办了大朝会后,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就再也无休沐之日。

  陈乾每日寅时三刻起床,朝廷重臣卯时整就要到文华殿,与皇帝共议国事。

  到了晚上陈乾又看奏折时常看到深夜,也就只有王皇后来请人时,陈乾才可会提前离开。

  上元节之日,陈乾与三公九卿在文华殿议事已有好个时辰了,直至巳时三公才出文华殿。

  待三公九卿出宫回府外,没过多久就有一道圣旨下发到丞相府与太常府,而后又见有多人从丞相府门外快马加鞭的跑出城去。

  前脚这些人一离洛阳城,后脚就有告示贴了出来。

  更甚者是作为丞相的沈攸徵亲临太学。

  丞相亲临太学,需以大礼迎接。

  中原大乱许久,又多有战争频发,百姓朝不保夕,是以文化教学早已被抛弃了。

  直至燕、梁、陈三国并立,中原安定了才有人提起办太学之事。

  陈国建立之初,陈国百废待兴,而那时的陈国除了跟陈太祖打江山的兄弟们,又无年轻人才备用。

  是以陈太祖就屈尊降贵亲临琅琊郡琅琊王氏,请当时的四大家族之首的琅琊王氏族人出山。

  王老先生因着祖训不愿出山,亦不愿家族子弟出山,奈何陈太祖三顾茅庐之心,在琅琊郡待了整整一个月,请复请,终于打动了王氏家主。

  琅琊家主念着祖训,而他自己又已年老体迈,就让家中长子也就是前王老太傅出山入仕,位列三公之一。

  陈太祖临行前,再次拜谢王氏家族,当时的王氏家主避而不见,只命人将一个锦囊交给他。

  陈太祖打开锦囊后,拿出纸条,上面只写了八个字: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陈太祖书读得少,但他身边的能人异士多,待他将这八个字交给军事看了后,直呼“天佑陈国”。

  详问了他才知道是何意思,而后他又详细的请教了王氏家主之子。

  在了解“太学”一事后,便下令设立太学,并将王氏家主之长子封为三公之一的太傅。

  若不是前太傅再三推辞不愿做丞相,估计他就是丞相而不是太傅了。

  太学设立在城郊山上,那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十分适合读书人。

  沈丞相车驾已行至太学门口,太学的几位博士听闻丞相要来,早在门口迎接了。

  等沈丞相一下车驾就看到了在门口的几人。

  “下臣恭迎丞相驾临!”为首的是德高望重的颜之推颜博士,后面跟着的则是祝博士、乔博士。

  “颜老请起,”脚履落地,疾步走上去扶起了颜之推。

  沈攸徵站定门外抬头看了眼牌匾上的“太学二字”,不由感慨万千。

  进了太学,沈攸徵先一个人去学堂里转了一圈,而后才同颜老谈起了今日来的要事。

  沈攸徵跪坐在上首,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