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军事建设_时空行走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然要发展科技,建立工业基地。这建立工业体系的过程,又是一段艰辛之路。

  想当年,条件那么艰苦,那只队伍也拥有着自己的兵工厂,虽然里面生产出的武器质量不高,但不可能真做着歌词里面的事“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要是那样,恐怕那只队伍早就被消灭,也不会有后来解放全国之事。

  白夜现在处于起步之际,可他十年磨剑,有了一点工业基础,也只是那么一点,他的那几个基地便是最有力的后盾。

  其次,是人员的因素。人员可分为士兵和指挥者!

  古代军队对于士兵很少有重视者,军官往往忽视士兵感受,全凭个人勇武和官衔统领军队。这些士兵从军只是为了吃粮,在一个文盲遍地的时代,跟他谈什么民族大义,什么荣誉归属,全特么是扯淡。你给我钱粮,我替你卖命,就是这个时代士兵们最真实的写照。

  由此,在战场上,一旦伤亡率超过一个上限,军队便会崩溃,便会哗变。不要提什么忠诚,什么为国捐躯,在生死面前,都不算事儿。纵观历史,这些士兵们做的已经很好,想想宋末和明末,那些为蒙元,为满清带路的读书人还少吗?

  白夜建立军队的初始,便仿照记忆中那只钢铁般的队伍设立,每一只队伍都设立了辅导员,辅导员不参与军事后勤,只管军队思想教育。白夜要让这些士兵识字,让他们脱离文盲,最终让他们明白,他们是为何而战,后方已经没有退路。

  由于兵器差异和战争方式不同,古代战争时,有时能见到主帅亲自披挂上阵,冲杀四方的场景。这在现代,是很不可见的,指挥者是军队的首脑,是命令发出的中枢,他们要做的职务便是分析收集的情报,然后做出军事计划和指挥,而不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在白夜的教导中,这群军官秉承了这种思想。他们要对自己所处的军队了解,对武器了解,对敌人了解,对战场了解。白夜带着特战小队参与计划执行,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他是唯一。

  在这样的古代,要想直接找出一个对枪炮等武器,对现代军队了解的指挥者并不容易,不是每个人都是李云龙。何况李云龙,自称是个大老粗,是个文盲,可跟着那些知名的指挥者,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对于一只军队如何建设,兵种武器如何构成,怕是早就了熟于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李云龙自始至终,都算不上一个顶尖的指挥者,指挥一个师,一个军或许尚可,但真正数十万人的会战,他只能参与其中,而无法指挥。这也是他后来在军事学院中认真学习的原因,因为他发现了自身不足。

  李云龙被我们喜爱,我们更多的是喜欢他的直爽性格,他的机智幽默。

  在古代条件下,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