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6章 愿如梁上燕,岁岁长相见_从清新的小女孩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当燕子筑巢的时候,有些人家常常把它们的窝打掉,以致现在的燕子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跟着人类一起生活。

  而如果找不到能够垒窝的地方,燕子就没法正常进行育雏,数量肯定会不断减少。

  还有一点,大概就现在的水域污染比较严重,燕子筑巢时需要在水域岸边衔泥巴,有些水域中污染得鱼类都难以生存,燕子衔泥巴时容易被毒死或者致病。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燕子数量减少,不过相对于筑巢难的问题,这种情况影响较小。

  古人有多喜欢燕子?

  从诗歌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早在五代十国,冯延巳就著有《长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宋代的宴殊也著有《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可以说,跟人类关系最好的鸟儿,当属燕子。

  其它鸟儿,就没那么幸运了。

  杨帆小时候就曾当过恶人,在后山掏过不少鸟窝。

  他记得有一种鸟喜欢在茂密的枝条下筑巢,原材料全是草,一根根编织成一个半封闭式的巢,只在上面留一个小口,巢身与枝条紧密固定在一起,不管刮多大的风,鸟巢都不会脱落坠毁。

  杨帆掏出过鸟蛋,也掏出过雏鸟。

  不管掏出的是鸟蛋还是雏鸟,结局对母鸟和公鸟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长大后,他有时会半夜醒来,或是突然想起那时候的事,很自责。

  他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他看到两只鸟飞入一片浓密的枝叶中。

  自认聪明的他,因此在其中寻到一个鸟巢。

  当他靠近后,母鸟和公鸟惊慌飞出来。

  在盘旋附近的它们的哀鸣声中,杨帆掏走了它们的鸟蛋。

  巢穴他留下了。

  但此后,这对鸟儿再也没回来。

  多么精致漂亮的鸟巢,多么心灵手巧的鸟儿,叫声和眼睛充满了灵气,就这样被一个无知的人类毁了一生。

  此后杨帆经常想起当初它们惊慌失措和无助的眼神,很想跟它们说声对不起。

  可惜它们早已死去多年,他永远没有了这个机会。

  小时候,他也曾在稻田里用石头砸死过很多青蛙。

  所以后来的人生,无论遇到什么坏事,他都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这也怨那也怨,那些被他弄得家破人亡的鸟儿,那些被他砸死的青蛙,如何安息?

  现在看起来还算善良的杨帆,并不觉得自己变成了好人,只是想赎罪而已。

  “爸,我们家的果园打农药吗?”聊着天,杨帆忽然问杨爸。

  “以前打,现在不打了。”杨爸惭愧道:“当时打农药,是挺省心的,后来发现果园里死了几只鸟,你妈就不让打了,亲自动手捉虫,反正时间多。”

  杨妈跟杨帆埋怨杨爸:“你爸这两年一没活干,就想着去找谁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