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9章 北上督战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安的士绅百姓,对于魏武军能在西安待多久,还心存疑虑。

  关中百姓也没有归心,让高义欢的政权,仿佛无根之萍。

  现在关中居民看见魏武军的实力并不弱于清军,许多心怀鬼胎之人,就打消了浑水摸鱼的心思。

  这也正是高义欢进行校阅的目的,就是增强魏武军的自豪感,同时向士绅百姓展现实力,震慑宵小之辈。

  在校阅结束后,高义欢登上高坛祭天,正是宣告称魏王,建立藩国,并大肆封赏部下。

  五军主将,金声桓、徐黑虎、赵大宪等人升为五军都督,进封侯爵,白文选、虎大威等人封伯,一时间军心大振。

  在爵位上,魏国将采取流爵和世爵,两种制度。

  流爵中,若一人获得流侯爵位,那么其子继承爵位时,就将降为伯爵,每代递减。当然若是立功,则可以保爵。

  这是为了防止形成一个庞大而腐朽的勋贵集团,让勋贵有个流动和淘汰的机制,保证勋贵旺盛的斗志。

  世爵,就是世代世袭,老子是侯,只要魏国不灭,子子孙孙就世代为侯。

  这种爵位,暂时不封,非立下大功,不是开国元勋,或者开疆扩土者,不封世爵。

  同时高义欢宣布,对于投降官员和武将,原籍留用,立刻就稳定了关中的人心。

  当然,这只是高义欢的权宜之计,先稳定降官,让他能迅速接收关中,建立统治,等到站稳脚跟后,再对这些降官进行筛选,将一些庸官、贪官、恶官,慢慢清除。

  同时高义欢宣布,今岁开科取士,免关中一年田赋。

  一时间,关中之地,无论官民,都是一片欢腾。

  如果这些东西做完,高义欢相信,只要清军不大举杀入关中,关中基本会逐渐稳定下来。

  如此,只要在给他三年时间,就能消化关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权。

  忙完仪式后,高义欢便将建立官制,录用降官,整编降军等事情,交给属下去做,他则带上李岩、白旺、郝摇旗等人,前往延安督战。

  一般而言,想要守好关中,只需要把守住,潼关、武关、蒲津渡等地,就可以防备关东的威胁。

  不过满清不仅统治了潼关之东的大片区域,还统治了漠东和漠南。

  这样一来,清军就多了一条攻入关中的道路,能够绕道河套,杀入陕北。

  清军若是占据陕北,然后以骑兵的优势,骚扰渭河平原,魏武军根本堵不住,百姓便无法耕作,魏军迟早被清军拖垮。

  崇祯朝的财政为何破产,与清军数次入寇关内,四处劫掠破坏,让明朝不停的失血,有很大的关系。

  高义欢想在关中,休养生息,那就必须将陕北拿下,把清军完全赶出关中。

  清军绕道河套,路程遥远,沿途又没有补给,所以大军必须要在陕北有个立足点,来屯集军粮,才能长期作战。

  高义欢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