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五章_我的修仙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中传来李小溪和大长老的笑声。

  李小溪第一次从空中看向她生活了三年的地方。

  直到那一刻她才知道,平时自己奔跑的街头巷尾布局原来是靠河的半圆形。由最中心的议事大厅向外半圆形放射型建造的。小溪没想到议事大厅从天上看居然除了大也没什么特别的,议事大厅与河道中间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石板场地,连接着可以通往对岸的吊桥。据说这就是每十一年沟通双方的桥梁,平时河的两边只能看到两根大圆木矗立,如果没人告诉,谁都无法猜测这是一座可以一两刻钟就能组装完成的吊桥。

  至于对岸的风景没有什么看头,大长老也不想带李小溪过河,而且距离迷雾越近越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大长老一个转身,围着城墙先飞了一圈,然后如同带领小溪参观自己的城池一般,缓慢的在空中漂浮。

  像吊桥基柱那么大的圆木在最外层的城墙建筑中十分的常见。城墙足有10米左右高,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这样的木头,最大的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支架,然后再由其他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木材做出造型,最后以石材粘土夯实城墙。

  向内一层是一条荒凉的道路顺着城墙延伸,主要是平时很少会使用到那条道路。大长老介绍说那是偶尔城墙下的守护者相互运送物资才会走的道,也是迎春会项目的赛道。在城门两边和南北两端各有几排木屋则是为守护者住宿用的,不过大多数时候一半以上的守护者则是待在城墙上的。

  向内,城墙与住宅区之间为农田和畜养区。这一区域是最大的,包括没有开垦或者后来荒废的土地。面积基本是居住区的3倍不止。

  居住区的最外层住的通常是以农业为生存条件的农民,往里第二圈住的是地位同样不高的匠人,匠人包括比较杂。有手艺人,裁缝,铁匠,唱戏,商人等等。再往里就是地位高一些或者是有钱一下的人了,这里已经开始有一些两层或是三层的建筑了。他们通常是负责收税,开饭店酒楼,城管环卫,衙门等等都是在这一层,这一层也是最繁华和热闹人口最多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农、工、商、官、豪门这样的居住顺序,同时也是地位顺序。

  之后还有最后一层为守护者世家所在的区域。这一层大多都是一家人中起码有5人以上都在城墙上保护城邦的守护者,或者是几代人都在城墙有过赫赫战功的大功臣家族。他们通常衣食无忧,家中长辈至少有一人在议事厅享有一席之地的大人物。也是守护城权利的中心。

  因为考虑到保护英雄们后方家属的安全这一层与外界有一道5米多高砖石的围墙,人们习惯称呼里面为内城区。

  从城门到内城区的围墙有一条足足二十米宽的马路连通,到内城围墙这里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