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老牛虻_重生之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城西安。

  此时碧空如洗,在飞机上俯瞰,便可见长长的古城墙连绵于整个城市,还有高耸的大雁塔,尽显峥嵘。

  虽说此时的六朝古都,现代建筑占据着主流,但仍依稀可见古sè古香的底蕴。

  这座华夏民族历史上曾经最为辉煌的城市,在共和国乃至世界电影史的地位仍旧举足轻重。

  上午十点整,飞机正式在机场平稳降落。

  张维扶着满头白发的谢非下了飞机,走出机场通道口时,整座城市的一角便映入眼帘。

  谢非叹道:“有好些年没有过来,已经变了个样子。”

  谢非前些年一直在西安和京城之间为了华语电影奔走,此时重新来到西安,自然多了几分感慨。

  “老谢老谢……”

  两个人正聊着以前的过往,就听到洪亮的声音,抬起头看去,只见个大光头,长相颇有几分凶悍,却尽显富态的老者正在远处的一辆老旧桑塔纳旁边朝他们挥手。

  “哼,就是这老家伙没变,想不到他还活蹦乱跳的。”谢非接着刚才的感叹又苦着脸说。

  张维目光定在老者身上――来人正是第四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吴天鸣吴老。

  提起吴天鸣,或者年轻一辈的影迷少有耳闻,但是在老一代人的心中,他的名声却不亚于张毅谋、陈恺歌,乃至华语泰斗级大导演谢缙。

  吴天鸣一九三九年生于陕西三元,在年少时就表现出艺术的爱好和天分,从十岁起就非常喜欢文艺表演,很多知名的老艺人都对他言传身教过。中学时,吴天鸣没有象他父母所希望的那样,与同时代的孩子一样喜欢理工科,而是对文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同学一起观看了前苏联影片《海之歌》,便被电影艺术的神奇魅力所迷住,于是下决心将来要从事电影工作。

  为此,他阅读了大量有关电影的书籍,并想尽一切办法观看电影,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新鞋来换取电影票,更是为了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连学也不上的。可愁怀了无父无母。

  但是想成为一个大导演,简直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梦,外加父母的反对,吴天鸣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放下电影,回到学校上课的吴天鸣却发现那些干巴巴的课本实在难以下咽,

  最后,他终于用自己的决心说服了父母,二老同意他追求电影的梦想,但是那时陕西并没有专业的传授导演知识的学校,无奈之下,吴天鸣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几经周折下,一九六零年,吴天鸣终于考入西影演员培训班,并且在一九七六年如愿进入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

  毕业后他就回到已经更名为“西影”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回厂后当了任助理导演和副导演三年。

  三年后,他便与人联合执导了电影《生活颤音》崛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