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二章 文宽夫无耻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事,常见护卫营武夫拳脚,自以为便可征南疆,从而心生战大夏,收复燕云之念,那般才是国朝灾难。”

  “故,彦博不惜以无赖之举对殿下,并在此演习中施重手,以快刀斩乱麻之势,两日内让护卫营折损过半。只是想让殿下晓战事,让其明白,战场并非如他所想。也能令其懂国朝之策。”

  文彦博说完,还感觉很痛惜的放下了手里的茶汤。

  陛下体弱,很难高寿,太子成人,继承大统是定局。他文彦博虽已知天命,但肯定会辅助两朝。

  就今日此事,他也是赌了一把。他在赌所有关于太子殿下的传言是真的。若是那样,他所做的,就不会让殿下反感,也不会心生怨恨。

  若关于太子殿下的传言假了,那在殿下登基之时,便是他文彦博外出之日。

  这结局,在他无意掀开太子殿下遮盖下体伤势时就已经注定了……

  富弼被文彦博这一阵慷慨激昂的说辞说愣了。

  啥意思?这不是在朝堂,也不是真正的帅帐,只是吾富弼陪你闲聊而已。

  他文宽夫啥时候如此深谋远虑了……不对,文宽夫确实深谋远虑,可从来都懂得适可而止,偏偏跟殿下较劲了?

  嘿嘿,文宽夫,汝想多了。虽我富弼在太子殿下年少时有过交集,尚不达知无不言的地步。让传话?想多了。

  “太子殿下于护卫营之演说,确实令人激昂,国朝出征是少此一项。此后可做范例。”

  不接你的茬……这就是富弼对文彦博那郑重其事的应对。

  文彦博又端起茶汤……这时候需要掩饰自己那一刹那的失望。

  富彦国的精明可不是传言,而是真实的体现于国朝士林了。

  “历数太子殿下近年所为,虽时常有新颖之举,却不失帝王之规,甚至确有千古帝王之资。”

  “也如彦国所言,太子殿下于护卫营之演说,确实可做范例,于国朝征战前定式。”

  “市井传言太子年少时有绳之错故事,彦国时任西府,可如传言?”

  得!既然顾左右而言他,倒不如说说那些传言是不是属实呢,也让自己的忐忑能稳一些。

  十几年,文彦博屹立不倒,自有他过人之处。

  且不说这两个老狐狸的交锋,赵曦这时候根本没想太多,就想着如何能在演习中赢下来。

  他在朝堂上请战时,整个朝堂的反对意见,他没觉察出有谁是假的,也自然没把这事跟朝臣的猫腻勾连起来。

  至于跟文彦博计较……这个还真没有。因为赵曦他并不是个真正的青少年,并不太注重这些没营养的面子。

  再说了,赵曦认为朝堂就该有类似文彦博这种不要脸的臣子。都是方方正正的,都是庞籍、欧阳修那样的……那不是朝堂,那是圣堂。

  所以,对于文彦博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将他跟护卫营逼到如此境地,在赵曦心里反倒是赞同的。

  战争本来就没有规矩。演习即实战,那怕文彦博的本意是让他不得出征,赵曦依然对文彦博在本次演习中的作为竖大拇指。

  也相信当年这老小子确实是凭本事拿下了贝州王则。

  而现在,赵曦需要在演习中,如何以一种更不要脸的战术来赢了文彦博的不要脸。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