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像是铜管……

  “管道是用来取暖的。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工坊城做不出官家设想的热气锅炉,只能用铸铁的锅炉。”

  “根据试验的结果,整个大殿取暖需要十台锅炉供暖。在锅炉里把水烧热,然后顺着管道流转,再回到锅炉里,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只要锅炉不停的烧水,大殿就能保持温暖如春。”

  “到夏日了,关闭锅炉,以凉水形成循环,又能确保大殿不至于闷热。”

  苏颂这时候站在官家的身边做讲解。

  这一次工坊城的都来了,从韩缜、苏颂、薛向到李诫、沈括、贾宪。

  “顶部藻井可以让处于大殿的每一位臣工说话,在大殿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的听到。这是贾郎中用算学之法推演的结果。”

  李诫介绍,贾宪见提到自己,就出列示意,向官家和诸位臣工鞠躬。

  “穹顶藻井的每一个间隔,就是一处照明点……”

  苏颂说着,在殿壁处打开一个暗格,伸手进去开始摇动。随着他的摇动,从穹顶之上缓缓落下一个由四条系绳拴着的小平台。

  待这个平台降下,人们才发现,这个平台是透明的……这是用琉璃做的底吗?

  不管是不是用的国帑,这样做都有些奢侈了。

  “这是玻璃,是工坊城最新的产品。实不相瞒,官家指导此法煅烧玻璃已经一年余,可惜,工坊城只能做出巴掌大小的平面玻璃……”

  “也是因此原因,大殿无法按规格做轩窗,不得不将大殿的窗户做成适合镶嵌玻璃的样式。”

  听苏颂这么说,人们才想起来看大殿的窗户……

  从外面进殿,被暖风这么一熏,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殿内的光亮……这不是窗户纸的效果。

  窗户是由无数方格子组成,两层的木质窗棱把苏颂口中的玻璃夹在中间,让整个大殿的密封效果剧增。

  韩缜引导着众人往里走,偌大的大殿空荡荡的,凌乱的脚步声被回响陪伴着……

  “官家原本要求在大殿设置座椅,依照大殿形状,成半圆形拱卫陛座……因为这与祖制相悖,我等工坊城诸臣工未敢遵行,还需政事堂议定。”

  很明显,这大殿的作用是用于朝廷,不管是朝会还是庆典,如今国朝的殿堂没有一处可媲美了。

  不说其他,就说这冬暖夏凉的享受,就让人无法拒绝。

  “左侧为文臣,右侧武将,从两侧门洞出去便是各衙门的公廨……”

  这时候李诫到了队伍的头前,引导着众位向左侧侧门而去……都是文臣,自然要先看看文臣的公廨。

  文彦博倒是想去右侧有没有枢密院,可现在只能陪着大伙往左了。

  出了左侧偏门,是一个平台,平台再往远,是七八个连接这平台的廊桥。

  这时候一阵冷风吹过,人们有点恍然的感觉。

  抬头向各公廨看去,阳光照在窗户上有些晃眼…~看来这些公廨也都是装了玻璃的,也应该是用了那所谓的锅炉取暖的。

  这时候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政事堂的设计了,甚至连为什么会有七八个廊桥都无人问起。

  其实从进入大殿开始,政事堂相公就没人再吭气,因为这大殿的一切已经脱离了他们的见识。

  尽管工坊城诸官在介绍时很平淡,可这大殿绝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