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一七章 又一个惊人之举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新法的效果,将与首先倡议的内阁相关。

  这让王安石从新法团队离散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了。

  王安石并没有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的想法,他之所以拉拢一些新人,目的还是为能推动自己的想法,并改变国朝的现状。

  “介甫所言极是。国朝军伍已经三年多没有更戎了,这不是好现象。虽然将帅两年一动,可官家的新军管理体制,更倾向于将权利下放到校尉一级。”

  “役兵法的尽快推动,可以很快的补充兵员,同时将现在新军中有能力的打散、擢升,完善国朝军备布局。”

  韩琦从来没放松过对武将的警惕。

  这样的话说出来,虽然有理有据,可其中的话外之音,很明显是在担心军伍的情况。

  尽管他很敬佩官家在收拢军心上的能力,毕竟没真的在讲武堂待过。

  能放手让武将管军事,这也是因为有文佐官的设置,以及新式军备对朝廷的依赖决定的。要想让他信任武将…~除非能把前朝到本朝之间那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改写。

  “官家,既然是内阁议事,不如将官制改革之前,官家提出的几件事一并商讨一下。”

  “朝廷拿出章程后,也好在第一次大朝会事公布。”

  富弼也感觉到了这种机制的效率很高。

  既然王介甫和韩琦提出来了,不如也尝试一下内阁议事机制。

  事不多。一个是役兵法,一个是编户和开放万民流动,一个是对国朝的驿站改制。

  “官家,役兵法臣有疑问……”

  张方平焕发了仕途第二春,议事一直很积极。

  “第一问题,既然朝廷规定凡适龄壮丁均有义务服国朝兵役,为何招兵要实行自愿制?为何不参照原来的民役制度,实行强制性服兵役?自愿服兵役,能否为国朝招收够需要的兵员数。”

  “第二个问题,将役兵制作为地方州府郡县官员的考评内容,是否会导致强行摊牌?还有就是,士子服兵役将根据什么标准来定官阶?”

  张方平确实是用心思考了。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虽然赵曦说明过,还真不担心。

  “安道,第一个问题应该不是问题。首先服兵役减免缴税。农户免两税,商户减商税,这本身就是个诱惑。”

  “第二,现在国朝新军的待遇,对于多数子民而言,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还有,服役期满后,朝廷根据军卒的表现,将酌情由国营寺安排到相应的工坊做工,这更是一个吸引力。还有在军伍擢升的机会。”

  “至于士子服兵役,我的初步意见是,首先范讲武堂接受培训,根据其在讲武堂表现出来的能力,酌情安排在军伍中是文职还是武职。”

  “意见将由讲武堂出具!另外,应该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朕最终的设想是:未来的文佐官,将直接从军伍中提拔,而不再从文臣中调任。士子服兵役,最终的着点在文佐官上……”

  就知道官家的想法不会那么简单。

  当赵曦把意图说明白后,就是内阁成员,都忍不住考虑自家的子侄有没有这样的苗子。

  一路的文佐官入议政,府一级驻军的文佐官最差也是参政,这对于士子而言,甚至比考举还要有吸引力。

  这又是一个惊人之举。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