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袭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主宜州,是大理矿城进入国朝的第一站。跟矿城往来频繁,也促进了宜州的商贸很发达。州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占用耕田做其他营生的也屡见不鲜。”

  “孩儿在施政时发现,原本不纳税的耕田,占用以后反倒给朝廷上缴商税,并没有带来损害。同时,孩儿又觉得王阁老所言有道理。其中差别,孩儿一时无法理清。”

  嗯,还不错,儿子懂得思考。

  “曙儿,这就是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治政,其实就是一个寻找平衡的过程。朝廷和地方的平衡,朝臣和皇家的平衡,君王和臣工的平衡,百姓和士人的平衡,收益和付出的平衡等等。这些平衡点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变化是永恒,治政需要在不同的情形下,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

  现在的是王安石想要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想用将来的平衡点来衡量现时的状态。就是赵曦也一时无措。

  “官家,高太尉求见······”

  王中正也是犹豫了一阵才进来禀告。官家和太子的会面,他也是不想打扰,可高太尉急匆匆的,似乎事情很急。

  “爹爹,孩儿回驿馆了。”

  儿子很不错,赵曦不是婆婆妈妈的人,没挽留。儿子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赵曦也没什么叮嘱。

  深更半夜的,高太尉这时候进宫,事情小不了。

  “官家,今日午后,阆州陈琦找《时论》总编撰,想在《时论》公布一份申明,申明他们阆州陈家准备将陈家所有产业的占地,按照目前商税的两倍缴纳······”

  阆州陈家?赵曦第一眼是看向王中正。这么大的情况,皇城司居然没消息。转而又一想,估计整个朝堂也没人会再去关注陈家吧······都是固定思维,总觉得小人物终归是小人物,翻不起什么浪来。

  赵曦不这样看,这是陈琦还算理智,还想着弥补,若是对朝廷,对同僚有了怨恨,陈家的做法就不是出风头了,而是出人命。

  不过,陈琦在这时候能做出这一步,倒是让赵曦另眼相看了。

  “说说,怎么回事?”

  “回官家,陈家因为轨道的事,家里唯一的参政被成都府罢免了。陈琦不甘,便进京找门路。多方求助无果,听闻大朝会的争议,便想在《时论》刊登申明。陈琦声称是为响应朝廷,弥补前期阆州轨道的罪行。”

  “你认为该怎样?”

  “臣不甘僭越。”

  高家人被滔娘叮嘱的很频繁,做事规规矩矩的,就是高遵裕在边疆戎守,也一改早年飞扬的性子,越发沉稳了。

  “此事成都府有点杯弓蛇影了,过了。事后你跟成都府打个招呼,抽机会回复陈家的参政吧。好歹是一门四进士,还有两状元,两执宰的家族,朝廷不是针对家族,是针对事。”

  “臣招呼成都府?”

  滔娘可是一直不让后族滥用权势的······

  “没事。此事唯有你出面才合适,才能让朝臣清楚,朕并无追究陈家的意思。”

  在占地增税的关键时刻,阆州陈家能送来这样一份大礼,赵曦不介意给他家点回报。陈家不就是想保留一个参政的名额吗?给了。

  不知道朝臣们会不会想到陈家会这样,这算不算一个小人物的逆袭?呵呵,看来这占地增税,还有得玩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