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选择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战略纵深。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包夹的目的。

  而要想做到这点,偏师不管在战力上,装备上以及数量上,都必须有压倒性优势。

  这就需要,通过这条路运送军卒、物资的量很大。而这条通道,以赵曦的了解,适宜中原人生存的时间,恐怕不足半年。

  “官家,现在探路者已经完全控制通道,基本抵达西夏控制的沙洲边缘。解决青塘后,朝廷派遣工程兵前往,一年的时间,足够完成兵站接力的基础设施……”

  这样的想法,估计是大多数重臣以为的。

  “这事…~从各方的情报看,这条通道适合通过,或者说适合中原人生存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年时间。”

  “这条通道的全境,大多数路程,将近有半年的时间被大雪覆盖着,是真正的大雪,让人和牲畜都无法通行的大雪。”

  “这近半年甚至超过半年的时间,人们能做的就是猫冬,几乎不能做任何事。”

  “那里取暖的方式,是用牲口的粪便晒干作为柴火燃烧的,就是连柴火也很少,更别提石炭。”

  “那样的环境,咱们根本不可能驻军数量太多了。漫长的冬季,军卒的给养,决定了不能有太多驻军……这也是朕敢让二百人探路的原因。那里不可能有太多的军伍。”

  赵曦说完,把自己这段时间翻阅故纸堆,好不容易找到的片言只语整理成的摘录递给了富弼。

  是真的好不容易。这情况赵曦清楚,可凭空的去说服内阁大臣很难。

  所以,他几乎翻阅了所有的藏书,专门找关于那片区域冬季的一些记载。

  愣了,内阁大臣看完后都愣了。

  谁也没想过会是这样。

  或许都听说过辽东冷,甚至对于前朝几次征高句丽的战败原因,也有归罪于气候的。

  可是没想到,这一片还没有河东河北更北的地方,会是这样的气候。

  连人的活动都会受限,也就不存在工程兵铸造兵战工事了。想要达到官家所说的接力兵站,势必得用一年…~应该是春夏半年的时间。

  今年打通并控制通道,留守部分军卒。

  明年遣工程兵西进,沿途营造兵站…~要想发起对西夏的攻击,最早也在后年了。

  “官家,河湟督府化整为零分兵西进是否应该叫停?”

  “嗯!此事朝廷得有专门的诏令。将具体情况言明,要求河湟督府那边,根据携带各种过冬的物品为参照来决定西进军卒的数量。”

  “另外,探路者队伍完成探路任务后,后撤到河湟休整,观察军卒此行的对战力的影响,以便评估后期偏师的战力。”

  “朕考虑,这一次探路者队伍在打通通道的过程中,所缴获的战利品,满足一两千军卒过冬应该没问题。”

  “重点交代河湟督府,给西进的军卒,带足取暖御寒的物品,从衣物到石炭,甚至工坊城的取暖炉。”

  这是没办法的选择。

  别看探路者队伍一路几乎没有耽误,可完成探路,然后再折返回来,这一趟所耗费的时间,将近四个月。

  五月底出发,四个月过后,也就到了这条通道将要被大雪覆盖的时间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