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还己之身(感谢书友不吃斋蚊子,再加一更)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点赵曦始终相信,就像工程兵能想到吊运战车一样,他相信,前方无数的工程兵,肯定能解决这些困难的。

  现在担心的是,相对于其他几路,由于横山山脉的原因,西夏人无法在横山周边挖壕沟,倒是让环庆一路的大军推进了。

  有点孤军深入了。关键是,这路军的统帅是高遵裕,是赵曦最不放心的一路。

  原本以为,横山沟壑,这一路应该是推进最缓慢的,才把这一路交于高遵裕统领。

  结果却是如此…~

  赵曦有点郁闷。本来以为,各路大军的推进,应该是横山一带推进最难,山路崎岖,沟壑遍地,又都是山路。结合高遵裕急功近利的性子,才将他从兰州调任环庆。谁想到现实却是这样。

  狄青不说,就是种颚、郭逵,哪怕是熊本李宪的指挥能力也比高遵裕要强一些。而现在他这一路倒成了推进最为顺利的。

  “官家,环庆军是否需要减缓推进?老臣担心,各路推进的的速度,是西夏针对性、有意营造的策略······”

  文彦博的担心不无道理。对于国朝这几路将帅,了解的不仅仅是朝廷,就是西夏对他们几个主帅的了解也相当透彻。都是在西北边境作战多年的,彼此都很熟悉。

  “士气宜鼓不宜泄!一路推进,总比全部受阻要好一点,最起码对于现在的形势有一定的好处。”

  这算是出战不利吧?在朝臣心里多数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张方平所说的,正是目前朝堂的现状。

  别说一些参政议政,就连内阁大臣,这时候也没有了刚开始宣战时的气氛了。唉,文人,最扛不住挫折。

  “宣苏颂觐见!”

  赵曦真不想跟这些垂头丧气的内阁一起压抑了,本来没多大事,待在他们营造的环境里,自己好像也受了影响,也好像不再有坚定地信念了。这可不是好事。

  一般而言,有探索精神的,或者说从事研究方面事务的人,都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这时候,或许苏颂和沈括或让自己换个心情。

  “参见陛下!”

  “子容,对于当下各路大军受阻的事实,工坊城可有方法应对?”

  赵曦对于他那些所谓的嫡系,从来都是很直白的。连苏颂还躬着身都没注意,直接就问办法。

  苏颂可没觉得这是官家对他有什么意见了,很自然的就直了身。早习惯了。

  不过苏颂有些奇怪,按说以官家的心性,这点事还不至于焦急,甚至根本不会当回事。在看看这场面,也就明白了。

  要说思维的灵活,这个世上还没有比官家更强者,他、沈括,包括现在工坊城那些大匠和工程兵,无一不是受官家的影响。

  “官家,此事基本解决了。”

  “解决了?子容,君前无戏言!”

  “富相,确实解决了。秦凤路一工匠,将战车车厢拆下了,搭在壕沟之上,形成了桥梁,战车便可以通过。”

  赵曦听苏颂这样说,都想拍自个脑袋了。很简单的事,自己居然钻死胡同了。不过,战车车厢的承受力怕是难以为继呀。

  “战车车厢用于防御尚可,负重不行。秦州路的工匠向工坊城求教。臣等将战车的框架的龙骨固定在车厢壁内,想来可以支撑战车通行!”

  “臣在等秦州路的回复,实验成功后,工坊城将全力赶工,务必满足各路大军需求!”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