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三八章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部的曹霖和折可适汇合后的大军,放在这一片平原上,根本不可能形成围拢。

  ······

  “稳步推进是正确的。草诏吧,黑山威福军司的事,朕疏忽了。告诉他们,放心打,在战略战术的布置上,多参考种建中的意见。”

  “另外,将黑山威福军司的战况通告各路大军,让将帅酌情考虑进攻的势头······大格局已经形成,兴庆府对此无解,进攻的势头强弱,推进的速度快慢,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朝廷无非是多耗些时间,多费些钱粮。大的战略目标是消灭党项饶有生力量,这点不可更改!让所有将帅明白这一点。”

  赵曦没有让臣工担责的习惯,整个大谋局是他自己谋划的,各路将帅也是他首肯的,针对西夏各部军司的对战队伍也是他同意的。

  在黑山威福军司出现这样的情况,没必要牵罪于任何将帅。

  再了,王韶、李宪以及曹霖、折可适联名奏报,奏请朝廷降罪不能按期参与围侥奏章,并提出了种建中建议稳步推进的战术计划,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并且也是以大战略目标考虑的。不存在罪责。

  “官家,如此一来,在大围侥布局中,北线就显得薄弱了。一旦兴庆府有意突围,很可能会逃出生。”

  “总攻的号令已经发出,大决战已经启动·······”

  “南线、西线、东线三线的压迫势头已经形成,大包围的形势兴庆府应该有所觉察······北线稳以稳步推进的战术解决黑山威福军司,黑山威福军司解决了,恐怕会被兴庆府大量溃兵淹没······”

  “没办法的事。如果不能解决黑山威福军司,一旦兴庆府选择北线突围,黑山威福军司南下,北线各部近十万军卒同样会受到两面夹击,境况更是艰难。”

  内阁大臣的讨论,更多的是担忧黑山威福军司的战况,对于这一次平灭西夏的大谋局最终结局,整个朝堂都没什么担心的。

  黑山威福军司战役的僵持,可能会导致大谋局不能尽善尽美,但从根本上,平灭西夏已经成为定局。

  其实,诸位内阁还是对前方的将帅不怎么信任。赵曦之所以让朝廷下达这样的诏令,是他相信,前方的将帅会领会他的意图。

  无所谓了,内阁大臣有怎样的心思,并不影响战局,也不会影响这次大战的走向。

  从开战至今,除了高遵裕部被围,以及这次黑山威福军司的战局不利,整个大战局一直都是捷报频传。

  就连汴梁的抵报,都也实时刊登战况,汴梁乃至整个国朝的臣民,都似乎准备着庆贺了。

  即便是勾栏酒肆的唱曲,也越来越多的慷慨激昂。

  抵报开始刊登战况时,曹家和高家也曾征询过赵曦的意见:“子民需要了解将士们付出了什么。国朝举国之战,子民们也该去了解战况。”

  “同时,建议抵报可以选择性的刊登前方将士英勇作战的事迹……国朝需要树立榜样!”

  当然,赵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战局到了这地步,已经很难有改变的可能,特别是宋夏之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军备战力对比。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