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四三章 真这样杀干净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募来的炮灰,一次次的冲过去,一堆堆的倒下,可宋人那些火药弹好像无穷无尽,宋国的军卒好像也无穷无尽。谁能想到,兴庆府的北线也有如此悍勇的大军防备?

  更何况,从大包围圈合拢以后,各路大军已经算是首尾衔接了,相互间的布防调兵,在各路大帅的默契中已经没有了彼此之分,完全是一支大军在行动。

  不奇怪,这次来征战西夏的,都是新军军卒,都是老护卫营的那些军卒一队一队带出来的,整个战术技能都几乎是一样的,分兵和合兵,对于军卒而言不存在任何难度。

  搁以往,可能会有所谓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弊端,自从官家的军制在国朝推行以后,整个国朝的军伍,被任何一名将帅统领,在执行军令时都是一样的。

  对兴庆府而言,现在就是煎熬······

  朝廷不言首功的诏令很及时,各路大军在汇合后,在无限接近兴庆府时,朝廷的诏令就到了。意有所指,各主帅都清楚,在最终收关的时候,一点很不起眼的疏忽,很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所以,各路大军汇合后,相互沟通取得了一致意见······整体推进,不得有任何一道防线出现纰漏。

  这真的是煎熬。

  所有的冲锋都无效,哪怕能一定程度上打开一点缝隙,也会被源源不断的宋军将缺口补上。兴庆府甚至故意暴露防御的漏洞,想引诱某一支队伍冲进来·····然而,宋军无动于衷,依旧是整个包围圈的推进。

  就这么点空间,包围的宋军在一点点挤压着,不是简单的一个兵临城下,就可以形容此时西夏人心境的。

  西夏人很后悔,倘若在开战之初,甚至在高遵裕部陷入境内时,能知晓或者觉察大宋的用意,或许不至于落到这般地步。

  几十万精锐骑兵,冲击宋军的任何一支队伍,打开缺口都不能难事。

  如果那样,几十万党项精骑,北上还是西进,一旦进入草原,天地之大不愁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可现在,就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却被宋军几十万军卒围困,还是那种战车衔接的军阵围困······再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了。

  “看这两天的形势,兴庆府怕是没什么勇气继续战下去了,难以为继了吧?”

  高遵裕现在也归队了,很有心冲击,只是在狄青、种颚等人面前,他还是矜持了些。

  每搁几日,各路大军的主副帅都会聚在一起,遵行着官家那种战前指挥部议事的模式,探讨一下新形势。

  “高太尉以为可以冲击了?”

  “也不是,本帅担心西夏人要降了。这就很难达到官家要求歼灭有生力量的作战目标了!”

  狄青和郭逵相互看了看,在看看王韶,种颚就算了,他不一定会介意的。高遵裕虽然想表达的还是应该冲击了,可所提到的未必不可能。

  “几十万人,真就这样杀干净?”

  王韶是文臣任武职,有些话武将不好说,特别是老一茬的武将不会开口,他无所谓。几十万人啊,真的要杀下去吗?

  倘若真杀干净了,估计长平之战都不算什么事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