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辽停战,诸贵族各派兵南下。

  这是赵曦的判断。

  赵曦如今在朝廷形成可以一言而决的情形,也是长久以往多次判断准确的结果。

  但是,赵曦很少有独断专行的时候……国朝的议事体制,是有利于一个王朝健康运行的,也是可以避免因君王的英明与否而左右王朝命运的。

  赵曦想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模式延续,从而能实现大宋的久存。

  这一次,内阁再一次跟官家有了分歧,赵曦也去说服了,看样子,效果并不怎么样。

  国朝的国力强盛了,而北辽正值内乱,不管怎样看,这都是国朝收复燕云的最好时机。

  至于士林会认为出兵是在助长耶律乙辛的谋反行为……官家应该不太在意这些虚名的。再说了,只要是收复燕云,那些士林的闲话会成为笑话。

  这是内阁们的判断。

  “官家,北辽内乱已持续三月有余,臣等以为,这次参与内乱的北辽贵族,不应该仅限于皇族、后族与耶律乙辛了。”

  “之所以能造成对峙的现状,臣等以为,存在北辽内部各势力因为立场不同而介入的情况。”

  “臣等以为,如今的北辽内乱,已然是一团糟,是北辽内部势力谁都无法避免立场的实际。”

  “况且,经过三月有余的内乱,在一定程度上,北辽的战力是有损失的。此时出兵,可以避免最终北辽都是经历过战事的悍卒……”

  “事实上,从河北道的奏报来看,北辽布防在边境的兵力,一直在减少。官家,机不可失呀!”

  这一次,算是内阁的一次统一,是经过议定的,并由王安石向官家陈述。

  在这个问题上,赵曦也只是判断,而无法从曾经的历史获得结果。

  原本的历史已经找不到了,很多都已经背离了原本的轨迹。

  比如这一次的耶律乙辛谋反,赵曦就不记得曾经出现过。

  北辽从这一代开始衰败,那是曾经的历史,由于跟国朝河东之战的原因,如今的北辽,虽然朝廷腐朽还一样,但军力似乎并无大幅度衰退。

  赵曦同意第一次出兵,分析了整个河北道对战的情形……国朝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可朝堂…~

  积极性是不能打击的,特别是这种有野望的积极性。

  “河北道如今布防的军伍多少?”

  “回官家,除骑兵外,上一次调集的兵力并未撤回。”

  “既然如此,那就出兵吧!不过,朕要求,出兵可以,必须在确保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作战,一旦出现北辽大量兵力南下,国朝还是以防御为主!”

  赵曦也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

  朝廷现在对于北辽的情报,在内阁是共享的,同样的情报,从其中获得的信息不同,所以做出的决策也不同。

  赵曦不敢说就比内阁所有人都强,既然内阁有一致的意见,那就接触一下……

  对于内阁而言,能说服官家出兵就够了。

  至于优势兵力作战……虽然不明白官家的意图,内阁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毕竟,在不是全线作战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战损,这样的宗旨并没有错。

  事实上,出征,最忌讳这种非全力以赴的军令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