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_我杀了那个少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介奖,乃是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1892—1927)所设立的文学奖,由主办单位文艺春秋颁发给纯文学新人作家的一个奖项。/span的候选作品初次亮相后,这便是我这二十年来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但是很遗憾的,这种收入只占全体的不到百分之五……第三种是从五、六年前开始写的像是‘赝作’一样的作品。因为我擅长模仿别人的文体特征和癖性,受到这方面编辑的赏识,有系统地为知名作家未完成的遗作进行结局的撰写。最初是漱石的《明暗》spanclass=data-note=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徘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明暗》乃其遗作。/span?,接着是横光的《旅愁》spanclass=data-note=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新感觉派先锋。受西欧新兴艺术运动影响,一生致力于创作新文学。以他的理论集大成的长篇《上海》,以多元角度描写动乱中的上海,是一野心之作。但是他的代表作是以新心理主义的手法所写的长篇小说《寝园》、《纹章》。而最大的长篇小说《旅愁》从一九三七年开始着笔写作,一直到一九四五年,至死未完成。/span,然后是周五郎spanclass=data-note=山本周五郎(1903—1967),是日本时代小说大师,在当时对日本文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及贡献,日本人为了纪念这位大师,在一九九〇年由新潮文艺振兴会设立“山本周五郎赏”这个文学奖项。/span的《庄严的饥渴》和川端康成spanclass=data-note=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小时候因祖父、父亲皆为汉医,在耳濡目染下,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相当深远,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背景的痕迹。川端康成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而资质秉异的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前后呼应,开创昭和文学史的新局面。/span的《蒲公英》,最近是藤村的《东方之门》spanclass=data-note=岛崎胜村(1872—1943),日本诗人和小说家,其小说呈现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