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巡视_东汉末年生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被推举为郡吏,不久又被朝廷的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朝廷特别选拜王允为豫州刺史讨伐黄巾军,这时候的王允可谓意气风发。

  在处理黄巾军过程中,王允发现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于是上奏皇帝。

  但是汉灵帝自认为张让无罪,谁也奈何不了,只能放弃,不再追究。

  张让没事,王允就要摊上事了。

  张让一心想报复。第二年,终于找到一个借口,将王允逮捕下狱,王允进去了。

  不久,正好赶上朝廷大赦,王允的好友与张让的政敌开始为王允说情,最后王允非但免罪释放,还被复刺史原职,王允出来了。

  但是,万事就怕但是,张让也不含糊,没出十天,王允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治罪,再度入狱,王允又进去了。

  王允的朋友再次出力,王允又出来了。

  王允深感再这样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于是他去官隐居,在陈留与河内呆过一段时间,去年方还太原。

  王允站了起来,看着窗外的美景,经历过与张让相斗,还有这几年去官的磨砺让他学会积蓄力量,学会隐忍,找准时机方能一击而中。

  以他的经验判断王滨恐怕凶多吉少,闻喜县的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霍东,这个名字频频传入太原,大破黄巾军年纪轻轻被委任为河东太守。

  还有说他曾打败过匈奴人,匈奴人都不敢入河东。

  王允并不执着与替同父异母的王滨报仇,但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做。

  如果王允无动于衷,那么祁县王氏就会认为他不重视家族成员、轻视亲情、为人软弱,然后族人会在他身后编排他,传入外人之耳,这些会影响他在士族里的形象。

  王允重新坐到案前,拿过一个竹简写下河东霍东。

  霍东安排徐晃暂时帮平阳犁地,然后带着剩余人去杨县和永安县。

  平阳的百姓不敢相信这些卸去甲胄的兵士要牵着战马替他们犁地。

  以前只有当兵抢粮食的,哪里听说过当兵的要帮百姓种地的。

  刚开始,百姓们跟兵士不敢多交谈,随后发现这些兵与他们遇见的极为不同,不拿他们这些穷苦百姓的东西,还与他们分享军粮。

  双方渐渐熟络之后,谈得夜就多了,尤其那些妇女在休息交谈时要给这些人保媒拉纤。

  “不行,我们要是结婚得向上请示,批准后才允许。”

  旁边的婶子扶着说道:“结个婚还得请示?”

  “对,通常都会允许。”

  “你这庄稼活干的不错呀,不孬。”老汉接过话。

  “我们常常屯田开荒,再军营我都自己种菜、养猪等。”士兵擦了擦汗水说道,中午的日头有些毒。

  这可稀奇了,老汉与那妇女以为当兵只是抢东西和打仗呢。

  休息一会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